本书为作者个人翻译精选集,包含作者发表过的一些翻译作品,按照中译英和英译中分类,每部分包括原文、译文,以及原文和译文赏析。希望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加强对语言的本质与转换中理性与感性的认识,提高读者的语言素养,培养鉴赏能力。
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本书选取了从清代顺治年间到道光年间的十三位词人的传世佳作加以评析。“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纳兰性德,“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的张惠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龚自珍,“青衫弹泪入琵琶”的蒋春霖,是本书写作的重点。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语言解读清代词人的儿女情、风云气,充分展示了清词倾城倾国,不逊两宋的风华。品读清词,了解从顺治到道光年间最性情、最富才华、最有特色、你最想知道的十三位词人的传奇人生。
为什么快乐总是短暂,悲哀却要延续一生?所谓浮生若梦,“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人生难题不过如此吧?正因梦易憧憬,酒易醉人,天地广厦间,才有这般诗情画意,留下浩繁的唐诗卷帙,映烁着盛唐的光芒。《浮生未到又一生》广撷唐诗中最经典的诗句,最著名的诗人,用最幻想的文字,抒怀最写意的人生。紧张的尘世生活中,俗世湮没了它们的瑰丽,没有人告知我们,它们本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灵魂与伴侣;我们已在嘈杂中挣扎了太久,上苍不忍,于是,我们将被带回世间曾经最纯净美丽的地方,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是谁,还在诉说着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
本书遵循前人的脚步,从内在含义的角度出发赏析《雅歌》。本书指出,《雅歌》并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情诗,其用语跟当时以及后来历代的爱情诗歌完全不同,相反,《雅歌》是一首寓言体诗歌,所罗门在其中讲述了属灵的美事。
《穿透心灵的冰》是一部集乡情、爱情、友情于一体的乡土诗作。有对故乡的眷恋,有对远方的憧憬,有对爱的执着。诗作朴素而深沉,清新雅致;关乎理想,也关乎当下。作者将所有的成长经历和思维变幻都融汇在诗歌中表达,折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寻。
诗歌收录08年至今的部分,像是朦胧的呓语,又像是自言自语,百般怜爱,又替人垂泪,终像是个姑娘,待字闺中,却也是要出阁的。还是用《替代》作结:长的枝叶。某些处于边缘的根,悄然被掩埋。可以被遗忘。像幽径穿出的几只鸟。它能否托付所有爱的心事,只做遥望的梦可好?她可在中秋柳梢上端坐。明月照沟渠。笛声,重复的曲谱是多沉。夜色安静,芦苇不再摇曳她的心也不平。我猜想,若是我被谁替代,她会爱谁,谁在相伴?
这是一本诗歌选集,是“蜀籁”诗丛第四辑之一种。收录了作者2014年以来创作的诗歌作品180余首,全书分为三卷,有对现实生活描摹刻画,有对理想的追求憧憬,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这些作品意象独特,艺术感染力强,可称为年度诗歌创作的优异者之一。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金色夕阳”出版工程无疑是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繁荣图书出版的创新之举,又是继承老一辈优良传统,弘扬老一辈革命精神的文化盛事,同时,也是传承文化、继往开来的薪火工程。这一工程将通过文学系列、艺术系列、学术系列图书的合理出版,为社会提供多种类的优质图书。
这是一本以美为标准的唐诗精选集。全书收录了更具意境,更适合当下读者阅读的唐诗作品,并配以注释,让读者省去甄选的时间,直接阅读到优美有深意的唐诗作品。一本书读完中国最美唐诗。
这是关于一个虚构的人物,罗密欧的长篇生活叙事诗。罗密欧是一个在当代尼日利亚生活和奋斗的年轻人。本书以轻松、幽默、大胆以及讽刺性的语言,混合了诗和韵文的表达方式来讲述罗密欧的故事,同时对当今的尼日利亚社会进行了剖析。
从1947年到1953年,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创作了19幅石版画和对应数量的配画诗,全书的结构以交错排列的19幅石版画的树状结构(在全书目录前和正文后各有一张模仿东正教圣像屏的手绘结构图帮助我们理解全书)来建立,并且按字母A-G依次被分为7个横列。每个横列依次呼应环境、思想、肉体、融合、特征、奉献和工具。这既可以被看作他的世界视景的艺术实现,也可以被看作一种自画像。这部诗画集或许是理解这位建筑师理论的途径。
杨牧的诗创作,主要累积于原刊诗集十四种。各集收特定阶段长短作品数十首,又以辑分,鱼贯胪列,略识其时代先后,突出外在语境之表情与命意,则主题风格也可能随时浮现,外加完稿年份各别注记,背景形迹更见显著,则所谓诗集之为阶段性创作之反省,或对未来的展望,其理自明。惟十四集出版年岁渐远,早期原刊屡为绝版停印,因新铸版型改以长编三部之方式陆续面世,即台湾洪范版《杨牧诗集》三种(第一集出版于1978年,第二集1995年,第三集2010年)之由来。按此《杨牧诗选(1956—2013)》即根据以上三集总汇五百余首外加新作若干选编辑成,五取其一,改订次第,概以时代先后排列,十年一期,隐去辑目与完稿年份,减低具体或主观色彩,重现诗的归属于思维感受取舍之间。
在尼日利亚的沃土上开出的最美之花,以最朴实平和的语言描绘最触动人心的故事。带你走过暗伤汹涌的非洲国度,领略腐败和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探讨人性中的真善美,品味生活中的奥妙大义。 当忙碌的心灵碰上一首最接地气、最真实耐看的灵感之歌,你是否会驻足让灵魂歇歇脚呢?
在此诗集中,主要收纳了以尼日利亚城市为背景的短篇、中篇与长篇的诗作,既有咏物言志、怀古言史的哲理诗,亦有即事感怀、描景状物的抒情诗,无不包含作者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从平凡世界中提炼出的种种智慧哲思。诗句文字简单又生动,富有各种想象与引申,如寓言一般发人深省,又处处流露出非洲大陆的文化即视感。
《现实的心脏》该书中收入作者近年来创作的80首诗歌、60首新词和20篇散文,分为新诗卷、新词卷和散文卷三个部分。这些作品无论诗歌、新词还是散文,都情感深沉,思考深邃,语言生动,并蕴含哲理。
《樱桃小镇》从时间入手,依次筛选了敬丹樱2011年至2014年的优秀诗篇,非常具有代表性,而其诗的简短隽永、意境深邃则为诗歌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本书整合了其诗歌的精髓,是一本质量较高的诗歌作品集,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丰富了诗歌内涵,拓展了视野,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这是一本诗歌选集,是“蜀籁”诗丛第四辑之一种。收录了作者2014年以来创作的诗歌作品150余首,全书分为辑一,风吹过木棉,辑二,时光暗淡,辑三,万物寂静,辑四,麦浪。是作者一年多来创作的精品,内容有对现实生活描摹刻画,有对理想的追求憧憬,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这些作品意象独特,艺术感染力强,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由上海交大钱学森研究中心历时八年精心编撰而成的《学森颂》,共收录关于钱学森的各类诗词451首(阙),其中包括古体诗323首,古体词76阙,新体诗52首。该诗词集也是国内首部以诗词这一文学形式歌颂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文学作品集,开创了除传统新闻报道、学术论文、传记著作等之外纪念、宣传和研究钱学森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