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详细介绍了主人公姚强初至北京,到他结束追梦的十二年里的经历。最初“漂”在北京的时候,“姚强”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在这里有一个家。但在他看够了红尘滚滚、世态炎凉,尝尽了酸甜苦辣、人间百味,回头想想,只觉辛酸。都说北京是追梦人的城市,它热闹繁华,又充满人情味儿和烟火气。而本书却道出了无数“北漂们”的茫然、疲惫和煎熬。祝愿每一位在追梦路上的人们,都能完成自己的梦想。
收录了15位蜚声当代诗坛的诗人共150篇作品,以作者出生时间为序排列,选取了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综合呈现。具体作者包括:食指、北岛、江河、芒克、舒婷、杨炼、梁小斌、翟永明、顾城、欧阳江河、王家新、骆一禾、张枣、西川、海子。
我们期待此版诗选可以为读者打开世界诗歌大门的一点缝隙,呈现16个国家67位诗人的思考与情绪,无数同样的文字在他们笔下变幻流转,组合成千差万别却同样震慑人心的诗句。在这里,读者读到的不仅是诗歌,也是诗人的一生,以及每个人对昨日、今天、此刻和未知的感悟与共鸣。
本书为短篇小说集。2016年开始,魏思孝尝试了一种新的写作形式,即,为自己身边的农村妇女和农村男性“做传”。一系列或长或短的故事,显示出他的思考力度。他给自己定下三个原则:立场中立,不掺杂个人的感情偏向;白描生平,或截取一段生活;控制在六千字以内,尽量简短。他的笔下人物是乡村世界里随处可见的面孔,却有很强的代表性。
30岁失业青年陈志勇,68岁神秘老太张倩影,在驾校结下忘年友谊,一起开车去遥远的海里大草原,一路发生许多悲喜交加的故事……饱含岁月辛酸,却又温情满满,笑到鬼哭狼嚎,哭到无语凝噎,一本中国中老年版的《在路上》!
《女神》收录了郭沫若创作于1919年到1921年之间的主要诗作,连同序诗共57篇,多为诗人留日期间创作,曾集中发表于《时事新报·学灯》。《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浪漫主义新诗的“奠基之作”,开创了一代诗风。代表诗篇有《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凤凰涅槃》《日出》《天狗》等。本书辑录22张罕见珍贵的老照片,串起郭沫若求学、生活、战斗、创作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竹久梦二:画与诗》是由陈子善选编、林少华翻译的竹久梦二代表作的选集,收录近百幅竹久梦二代表画作,包括版画、装帧设计作品和独具特色的“梦二式美人”画;辅以诗歌25首。梦二融东西画法为一炉,不仅打通了所谓纯艺术与设计、工艺等实用美术的边界,而且开启了东洋画坛的新时代,他的作品借助民间和大众传媒的力量,风靡整个日本,时至今日依然对日本乃至世界美术有着深远影响。
西欧异端文化传道者、幻想文学旗手、以妖艳绚烂的世界观著称的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将自己那一方小小的书房天地命名为“龙彦之国”。在这片国土之中,他以没有双脚而必须不断飞行直至死亡的极乐鸟和睡梦中头颅脱离身体飞往茫茫夜空的飞头蛮等十二个奇闻异话为主题,以自由自在的笔法编织出横跨宗教、文学、民俗和艺术等领域的有趣篇章,构成了这部充满异端乐趣和奇思妙想的随笔集。
臭名昭著的“地狱火俱乐部”的发起人达什伍德;描述出末日景象的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惊世骇俗的法国女装骑士波蒙;神秘的开膛手杰克;炼金术士卡缪斯特罗……史上重量级的怪客们在本书大集合!
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学生章敬康,在公交车上偶遇“太妹”李幼文。敬康对幼文一见钟情,幼文的身份和家庭背景,却不可避免的成为二人之间的阻碍。敬康立志引导幼文回归正途,然而家庭的不幸和世人的偏见,早已让幼文越陷越深……以历史小说见长的高阳,以生动精妙、独具韵味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饱含世情冷暖的现代都市情感绘卷。
《水浒传》人物,千奇百态——风雪山神庙,林教头被逼上梁山;大闹翠屏山,石三郎智计破奸情。高阳将《水浒传》中两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了独具特色与韵味的改写,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环环相扣,文字流畅精妙,节奏张弛有度。林冲、柴进、石秀……一众水浒英雄,在高阳的笔下,以更加生动鲜活、饱满深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与情人串通,意图骗取已婚男士钱财的歌星;为救孩子甘冒风险雪天买药,最终被捕、被判死刑的土匪;对一件昂贵的英国女式外套,各怀心思的年轻夫妇……十四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十四段跌宕动人的现代传奇,高阳以深具古典韵味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饱含人情冷暖、社会风貌的大时代浮世绘。
袋中人,小红拂,雪媒,女贞子歌,凤还巢,解差与犯妇……错换姻缘、千里寻夫、爱情骗局……栩栩如生的人物,别具韵味的笔触,精巧的构思,奇妙的反转,六个超出现代人想象的古代民间故事,六段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浪漫爱情传奇。
《水浒传》人物,千奇百态——野猪林里,花和尚鲁智深智救林冲;乌龙院内,及时雨宋江怒杀阎婆惜。高阳将《水浒传》中两段脍炙人口的故事,进行了独具特色与韵味的改写,人物栩栩如生,情节环环相扣,文字流畅精妙,节奏张弛有度。鲁智深、林冲、宋江……一众水浒英雄,在高阳的笔下,以更加生动鲜活、饱满深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本书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了多米尼克·洛罗旅居日本期间的感受和想法。通过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禅宗,缀以哲人隽语,洛罗详述了回归简单生活的方法。自2005年出版以来,本书被翻译为多国语言,畅销海内外,此次出版为全新中文译本。
鲁迅首创了以论理为主,形式灵活的新文体——“杂文”,并将之发扬光大,深入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问题。鲁迅杂文题材广泛,对社会的黑暗面、民族的劣根性,观察深刻。从《热风》《华盖集》到《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本书收录了鲁迅先生17部杂文集中的经典名篇。有的隐晦曲折,有的幽默诙谐,均能在使人会意的一笑中达到讽刺的效果。有的沉郁严峻,在从容的叙述中,蕴藏着对敌人的无限愤懑。
本书精选余光中散文集21篇,共分为三个章节:选取了旅途见闻、旧时光景、天下之事三个角度。行走足迹、羁旅之思、对世间万事异乎寻常的关切敏感之情,都一一氤氲在作者的笔下。草长莺飞、杏花春雨、满亭星月,是每个少年心底最浪漫的存在,感知细微,眼中有光,脚下有路,要去远方。后来,东奔西走,走南闯北,江湖飘零久,旧时的人,旧时的自己,旧时的地方……隔着时间,都散发着夺目的光芒。是爸爸的儿子,会为了丢失的一顶旧帽子而一直心存愧疚,是四个女儿的爸爸,心底默默念着女儿们,也曾幻想有九条命,说时间、谈诗与哲学,也品评名家散文。天下之大,新奇之事繁多。渐渐老去是不可逆的,我们每个人终将和这个世界告别。然而,生命中真切的感动一定和少年相关,朝气无畏、不忧未来的日子,即便有懒散的加成,也依然叮当作响、各有风采。有的人,出生半生,归来依然是少年。有的人,年少老成,自有重担在双肩。希望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你,内心都珍藏着世间独一无二的法宝。
“燕山夜话”取义于北京燕山与夜晚谈心,是邓拓先生于1961年至1962年期间应《北京晚报》之邀,以“马南邨”为笔名所开设的知识性杂文专栏。本书收录了他在该专栏发表的一百五十余篇杂文作品。这些文章多与时事紧密结合,敢于直面现实,针砭时弊,“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讽不正之风,扬社会正气;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群众的需求,文章也多根据读者的兴趣点谈论历史人文话题,尤其是北京当地的风土人情,旁征博引,语言亲切而不失文采,熔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炉,帮助读者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以及树立追求真理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