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是清代人沈复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所写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沈复与芸娘的爱情感动了无数人,他们两小无猜,深情不悔,“年愈久而情愈深”,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让我们感到温馨、甜蜜;沈复笔下的芸娘更是聪颖明慧,痴情一生,林语堂曾形容她:“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本书的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每一个读到它的人,或许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它给予我们的却是心灵的正能量,发现美、传递美,学会乐观豁达的人生处世,让我们相信生活无处不美。
《野草》是鲁迅先生创作生涯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这些作品按鲁迅先生的说法是包含了他自己一生的人生哲学。全书以曲折幽晦的象征手法表达了他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其文笔深沉隽永,意象玄妙奇美,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佳作,同时也是研究鲁迅先生思想的重要资料。
《逆行天使》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长篇小说,讴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和各基层一线工作者们,为了挽救生命、维持人民生活的正常运转而英勇拼搏的动人故事。2020年春节前夕,武汉受到新冠病毒的袭击,无数生命受到威胁。危急关头,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血肉之躯,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挽救生命、守护家园而奋力拼搏:医生许依依,面临留院还是回家的抉择;急诊科护士张梓文冲锋一线不顾个人安危;警察武超群坚守岗位奔走一线……正是这些逆行的天使,用发光的生命筑起一道白色的长城,像午夜的焰火,照亮了城市黑暗沉寂的夜空。逆行天使,终将照亮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江山,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生生不息的善、爱与希望。「年轻的一代“中国力量”,已然从一直被父辈呵护着的幕后,坚定地走向了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的前台。」作者始终密切关注着疫情防控一线那些真实感人的事迹,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述诸笔端。有声书同步上线,国际出版同步进行中,让海外读者能够了解疫情期间,那些平凡英雄们的伟大,感知这一场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抗疫记忆。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朝”表示早晨,这里指早年时期,“夕”表示傍晚,这里指晚年时期。书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儿,傍晚的时候把它们收集起来,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首位驾驶美军航母的中国人,从迷茫、无奈的垫底学生到全航母最优秀水兵,艰辛、荣耀,真实再现!关于美军航母航空兵招收、训练、战斗及生活的文献性真实记录!《我在美军航母上的8年》讲述的是一部关于美军航母舰载航空兵的招收、训练、战斗及生活的真实记录,讲述了一名去到美国的中国青年(当时尚未入美籍)加入美国海军,经过严酷训练成为美国海军航母舰载航空兵,在美军中服役8年,在航母上经历了战火的磨练,实现了他的蜕变成长。本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大国雄兵的航母战略制定,又有普通士兵的日常工作和训练;既有美军在国内的战备情况介绍,又有美国航母战场运作的详细描述;既有美军官兵的人员组成、福利待遇和激励机制,又有他们的恋爱婚姻、艰苦奉献、吃喝嫖赌以及光荣与无奈;既有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军事算计及合作与对抗,又有世界各地的旅游见闻和男女兵共浴等花絮,为读者呈现一个精彩独特的世界。
《封神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古典神魔小说,以想象奇特、篇幅宏大著称。其内容以商灭周兴为历史背景,以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文王姬昌封列国诸侯结束。书中的小英雄哪吒、百变杨戬、神机妙算的姜子牙、日行千里的土行孙等本领高强的神仙、道人齐聚一堂,帮助武王伐纣,由此拉开了规模盛大的仙道斗法的序幕。
《鬼谷子》说的是如何修炼自身、养神蓄锐,是前面权谋策略、言辩游说之术的基础,至今仍有参考价值。《鬼谷子大全集》博彩众家之长,对原对做了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皆附有提要以解析,导读,并精选古今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逐篇阐释,解读,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于一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本书为毛姆64岁时做的人生总结,在其中读者会感受到一名职业作家对文学、艺术、戏剧和哲学的理性思考,毛姆精妙的写作技艺也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毛姆虽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作家,但岁月的磨砺使他成为一位坦然、睿智的老人。他的人生哲学与智慧,值得每一位青年阅读和学习。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在学术思想方面继承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传习录》是王阳明门人弟子所记录的王氏讲学言论及其答友人、弟子的论学书信的汇编,包含了王阳明思想的哲学体系及基本主张,是研习王阳明心学的最基本的著作。其与孔门的《论语》相似,为“阳明学派”的启蒙典籍,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本书对《传习录》原典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解读,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从各个角度阐发蕴藏其中的真理,以便读者更加透彻地理解《传习录》中所包含的智慧,从中获得熏陶和启迪。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有没有一本书,承载着世间的生老病死;有没有一本书,写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有没有一本书,收藏了心底的喜怒哀乐;有没有一本书,是一首生命的歌。在这本书中,简媜收拢编理写作三十多年间积存的旧稿,那些成长纪事,那些踏入文学之路的缘由与触动,那些人生与历史交错的印痕,那些与友人的交谈感触,那些内心深处对艺文处境与文友生态的感触,共筑纸上幽径,让那树木丛花一路开着,步道成形。人生的每个阶段就像一条步道,我们被莫名其妙的力量引导而置身其中——越年少时能做的选择越少,然而,在这少之又少的机会中,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决定了人生往哪一条路径走。时光推着我们向前,一条又一条的路径,行走其间之时决定这就是一切,时间缓慢,仿佛进入不见出口的回圈之中流转。悲离如此沉重、欢合何等生动,怎料一阵清风吹过,回头一望,在无法察觉的某一步当下,人生已走进另一条路径。昔日如此沉重的悲离故事,竟是需透过树枝缝隙眺望、借助星斗标示方位才看得到的遗迹了。
吴敬梓编著的《儒林外史》假托描写明代故事,除了“楔子”是写元明易代时的王冕故事外,正文从明宪宗成化末年写到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其实,小说所展示的是清代中叶(18世纪)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
本书是知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散文集,老舍作为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幽默大师、语言大师,其散文作品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本书收录了六十余篇代表性作品,分为“无边光景四时新”“随心随喜去生活”“寂寞是一种清福”“骨子里的幽默”“故人从未走远”“大发议论”六大章节,完整收录《猫》、《济南的冬天》等中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读篇目,《朗读者》节目上朗诵的名篇《宗月大师》等。本书或描写人文景观及自然风光,或捕捉日常生活的细节及家庭生活情趣,或抒发对师友的悼念及内心情感,或介绍自己的创作经验及作品,贯穿着老舍一贯的幽默风格,让人从轻快诙谐之中品味生活。
《水问》为简媜的第一本书,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本书共分六卷,始于《花诰》,终于《化音》。其中每卷以卷首语拈出主调,使整本书卷卷相续而合成总体,每一篇既是它自己的意义,也是全书的谜底。简媜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清晰地记录往日心灵的史迹。《水问》也被简媜称为是自己的“断代史”。
这是英语小说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作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预测世界未来走向,会出现两大集团彼此对峙。此小说中的很多词,后来都被人们经常使用,以致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2005年,《时代》杂志将此小说评为“1923年以来最佳100部小说”中的一部,位列编辑选择第13名,读者选择第6名。英国广播公司(BBC)将其列为“大阅读”书目,位列第8名。
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小说描写19世纪60年代出身贵族家庭的绝色女子纳斯塔霞常年受地主托茨基蹂躏,后托茨基愿出一大笔钱要把她嫁给卑鄙无耻的加尼亚。就在女主人公的生日晚会上,被人们视为白痴的年轻公爵梅诗金突然出现,愿无条件娶纳斯塔霞为妻,这使她深受感动。在与公爵即将举行婚礼的那天,她尽管深爱着公爵,但还是跟花花公子罗果仁跑了。最后遭罗果仁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