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抒情诗,《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普希金经典文选》精选了他在各个创作阶段中的优秀诗歌及小说作品,所选篇目均是俄国文坛流传百世的精品。普希金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歌颂爱情,他热爱自由,他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
本书遵循前人的脚步,从内在含义的角度出发赏析《雅歌》。本书指出,《雅歌》并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情诗,其用语跟当时以及后来历代的爱情诗歌完全不同,相反,《雅歌》是一首寓言体诗歌,所罗门在其中讲述了属灵的美事。
本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宋词赏析作品,精心选取了宋时五位词人的传世佳作。其中“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宰相词人”晏殊,“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以及“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红杏尚书”宋祁,是本书写作的重点。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语言解读宋代词人的儿女情、风云气,并融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独到见解,读来兴味盎然,充分展示了宋词倾城倾国的绝世风华和别样风流。
《唐诗三百首》,书名盖取“诗三百”之义,共选唐诗三百一十篇,诸体俱备。该书选诗较精,涵盖面广,很有眼光,所选多为唐诗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包括了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唐诗三百首》也成为最普及、知名度最高的唐诗选本。在综合前人与今人注本各种长处的基础上,浙江大学文学院胡可先教授对三百余篇唐诗进行了详细注释和精到的点评,注重知识性与鉴赏性的完美统一,使得全书更贴合学生学习之用。
本书为知名唐宋文学研究名家,词学大家蔡义江的唐宋词鉴赏代表作品。本书以唐五代两宋的知名词人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55家为代表,以157节短小精悍的鉴赏课形式,对名家的157首唐宋词名作进行全面的注释翻译和鉴赏讲解,通过对词作细腻的品味和分析,精准再现唐宋时代的词人的对生活艺术的趣味和其内心的世界,带领读者体味斯文时代的人文之美。本书作者蔡义江以其成名之作《宋词三百首全解》为基础,精选其中宋词123首的赏析内容,与对34首唐五代词的全新创作的品鉴内容相融合,并以一词一课的鉴赏课程的形式,带领读者轻松体悟唐宋文人的生活之美。
本书收录的是戴望舒创作和翻译的经典诗歌,以及能代表其风格特点的散文作品。内容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全书意境朦胧,语言节奏感强,诗体富于散文美,风格哀婉、清新,充分展现了戴望舒诗文的独特艺术价值。
诗集《天山牧歌》作为新中国描写少数民族地区劳动人民的赞歌,不仅在边疆风景、民风民俗、诗歌语言等方面优美清扬,在主题方面也独领风骚。《天山牧歌》选辑了诗人从1951年至1955年的主要诗作。有四个组诗,九首牧歌和一首叙事诗。最出名的是《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两组爱情诗。反映了新疆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解放后的生活新貌,表现了兄弟民族青年男女对祖国的忠诚、投入创造新生活的热望、纯洁坚贞与劳动紧密结合的爱情。诗作柔和、轻快,大都以对生活画面的描述来抒发热烈的情感,是一部当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反映兄弟民族现实生活的优秀诗作。
《少年读诺奖经典》是国内一套专为青少年定制的诺奖读物,精选百位诺贝尔获奖作家名篇巨作,数十位特级教师推荐选编,让孩子在阅读中感悟成长,积聚面对未来的力量。国内诺奖作品基本是成人读物,很少有少年版,本套书《少年读诺奖经典》就是针对青少年而定制的读本。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阅读习惯和趣味,以及中西文化差异,本套书有针对性地精选了几十位作家的作品,兼顾经典和趣味性,为孩子构建一座浩瀚的文学殿堂。本套书分为《伟大的小说》《伟大的诗歌》《伟大的散文》,其中有多篇是教育部指定中小学生课外必读书目,符合中小学生的阅读审美和阅读需求。
本书选取了从清代顺治年间到道光年间的十三位词人的传世佳作加以评析。“不辞冰雪为卿热”的纳兰性德,“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的张惠言,“花开不合阳春暮”的龚自珍,“青衫弹泪入琵琶”的蒋春霖,是本书写作的重点。作者以醇雅深秀的语言解读清代词人的儿女情、风云气,充分展示了清词倾城倾国,不逊两宋的风华。品读清词,了解从顺治到道光年间最性情、最富才华、最有特色、你最想知道的十三位词人的传奇人生。
《雨巷》收入其诗歌,散文和诗论。其中《雨巷》以其优美、伤感、惆怅、朦胧而富于音乐美的特性,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也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在新诗发展中,戴望舒是以少的作品而领袖一个艺术流派的著名诗人,有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其诗作受晚唐温庭筠、李商隐和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果尔蒙、耶麦等的影响较大。作为现代派新诗的举旗人,无论在诗歌理论还是创作实践上,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惠特曼编著的《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草叶集》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共收有诗歌三百余首。诗集得名于集中这样的一句诗:“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集中的诗歌便像是长满美国大地的芳草,生气蓬勃并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它们是世界闻名的佳作,开创了美国民族诗歌的新时代。作者在诗歌形式上有大胆的创新,创造了 “自由体”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的诗歌格律。
《绝句三百首》是“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之一,是面向初中学生阅读的绝句诗篇。本书精选了唐、宋、元、明、清诸代的绝句诗三百余首。所选绝句,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纵观全书,选编者把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绝句作为优先选录的标准,故所选作品多为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本书以“绝句”切入,双线推进:纵向可以窥见绝句这种文体的发展变化;横向可以看到每个朝代的绝句特色以及不同诗人的绝句特点。
本书是一部诗坛圣者的巅峰之作,一首母爱与童真的不朽乐章,一幅梦想现实交织的绚丽画卷。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玻璃与少年》是北大才子马克吐舟的诗歌自选集。十年前,许汉秋在燕园里浅声吟唱,惊起了北大人在音乐上的诗歌柔情。而拥有中国Bob Dylan情怀与文学功力的北大中文系学霸、前五四诗社社长马克吐舟,如今也能深情演绎他满含诗性的音乐灵魂。诗歌与音乐的无缝衔接在马克吐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音乐不再是清华工科男的天下,具有文学情怀的北大文科男更能唱出别致的诗情画意。歌词所构造的理想世界往往被现在很多音乐所丢弃了,更多人选择了盲目追逐旋律的新与美。而马克吐舟的歌则无疑是人们重新审视歌曲整体体验的一个很好的开端。
本书的作者精心选取了宋词中的精品之作,并从词中的用字、用典细致讲起,旁征博引,更结合了词人的生平经历阐述词作意境,对中国古诗词意象、风骨、内涵、感悟进行鉴赏解读,或豪放、或清丽、或幽怨,选材广泛,豪情壮志,吟花咏月,社会风情,无奇不有。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是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教授花费数年心血精心编选、翻译的极具权威性的金库版白银时代诗歌译本,是可以文化出品的双头鹰经典系列的第二辑。其中,“男诗人卷”收录了白银时代最负盛名的十六位男诗人230余篇诗歌代表作。这些诗人,既有中国读者熟知的勃留索夫、曼德尔施塔姆、勃洛克、马雅可夫斯基等巨匠,也有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甚至完全陌生的,但国际影响不容忽视的米哈伊尔•库兹明、维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伊戈尔•谢维里亚宁等名家。《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坛上一代优秀女诗人的诗歌合集,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先生编选、翻译,收录了9位女诗人的200余篇诗歌代表作,全书译自俄语原版诗歌作品,极富韵味。
本书不是一本只谈柳永之书,而是以“柳七”借指天下词人。尽管所选的词章篇幅的确以柳永为冠,全书共选词34首,选取柳永词20余首。遥想北宋盛年、名都东京,人人都爱柳七郎,家家皆诵耆卿词。“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七何幸而生此时代,时代何幸而得此奇才。柳七是历史上第一个写词专业户,而本书中的其余词人,则有别于他。寇准、陈尧佐、范仲淹,这三位词人都曾入阁拜相。呼风唤雨的政坛大佬写起小词来却能曲尽婉妙,这还真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本书还会讲到一位神秘的西湖隐士,与梅花情定终身的诗人林逋。而压场出现的,则是韶华高绝,被誉为“云破月来花弄影尚书”的张子野。作者流珠以醇雅深秀的语言解读宋代词人的儿女情、风云气,充分展示了宋词倾城倾国的绝世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