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榜

订阅榜

当人工智能考上名校

当人工智能考上名校

作者:
【日】新井纪子,郎旭冉
         
¥23.88

在未来10到20年,人工智能将严重冲击我们的职场,超过半数的岗位和从业者面临淘汰。历史上其他因技术进步引起的职业消亡,与人工智能的影响相比均不可相提并论。人工智能很强大,但并不是没有弱点,它的根本弱点就是:永远无法通过目前的数学或者统计学方法获得更高的阅读能力,即它无法准确理解人类的语言,因而也无法从事许多工作。人工智能的弱点就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然而,现行的教育方法只能培养出终将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人才。本书作者主持了日本著名的“机器人考东大”人工智能研究项目,以扎实的理论和实验数据细数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展望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图景,提供了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方法,帮助你先人一步做足应对准备。

微信小程序入门指南

微信小程序入门指南

作者:
知晓程序
         
¥1.99

本书收录了微信小程序正式发布前(注:发表时正处于公测阶段)的所有关键信息。你不仅会知道小程序是什么、会带来什么变化、真正用起来的感觉如何,还能收获一份简易又不失细节的入门教程,包括如何拥有自己的小程序、小程序开发的部分注意事项等等。 简单来说,它能让你成为最懂小程序的人之一。

人工智能时代生存指南(英国《金融时报》特辑)

人工智能时代生存指南(英国《金融时报》特辑)

作者:
英国《金融时报》
         
¥16.00

当技术的演进超出我们的认知,随之而来的慌乱不可避免,担忧人工智能取代人类似乎还很遥远,但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和法律难题、自动化技术对低端岗位的“逐步蚕食”却近在眼前。如何缓解技术焦虑症,跟上这个急速变动的时代?

边玩边学Scratch3.0少儿趣味编程

边玩边学Scratch3.0少儿趣味编程

作者:
刘金鹏
         
¥16.99

本书是基于Scratch3.0编写的,以案例形式引导孩子了解并逐步掌握Scratch3.0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逐步学会脚本的编写。通过对Scratch语言的学习,为以后学习其他程序设计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本书分为认识计算机(鼠标)、认识计算机(键盘)、神奇的Scratch3.0、海底世界、小猫跳房子、一起来踢球、射门高手、小猫追老鼠、小猫闯迷宫、小猫做加法、小猫接甜甜圈、小猫闯地宫(密室逃脱)等12课。本书编写贯彻STEAM教育理念,融合了数学、科学、实践等思想,旨在引导孩子通过实践来探索、发现并理解现实中的知识,在激发创造力的同时提升思考能力。

互联网时代的致富之路(套装共5册)

互联网时代的致富之路(套装共5册)

作者:
张颜增,袁国宝,谢利明,于得江,苏云洲,杨学平
         
¥88.00

本套册包括《短视频爆粉秘籍》《网红经济》《玩赚你的网站:网站运营从业人员必备手册》《网络赚钱术》《网络快富:赚钱最快的生意经》,共5本。

大数据之眼:无所不知道的数字幽灵

大数据之眼:无所不知道的数字幽灵

作者:
【德】尤夫娜·霍夫施泰特,陈巍
         
¥29.99

德国狂销10万册的大数据商业应用畅销书 ,经典之作《大数据时代》的姊妹篇;德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权威首度为中国读者亲笔作序;在后大数据时代,如何维护自己的隐私,如何巧妙利用资源获得更多的财富。一部对大数据发展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规避的先知式作品。当智能能机器欲“优化”我们,入侵我们的生活,统治我们的未来,互联网巨头和技术集团相互结盟,统治着这个社会的未来。这时,我们该何去何从?我们应该如何反抗,如何运用这些数据和资源令自身的财富最大化。

智能时代(ThoughtWorks商业洞见)

智能时代(ThoughtWorks商业洞见)

作者:
ThoughtWorks(中国)
         
¥6.99

科技正引领着我们从数字时代进入后数字时代,或者说,智能时代。在这新一轮的颠覆性浪潮中,各大企业正运用智能赋权来进行战略布局。智能赋权能够结合运用最优化、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数据和技术,用机器智能增强人类智能。了解智能赋权的前景和现实,根据企业自身的数据策略,利用智能赋权来实现企业转型,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机器新脑:我是如何学会停止担忧并爱上AI的

机器新脑:我是如何学会停止担忧并爱上AI的

作者:
神们自己
         
¥39.99

当你老了以后,养活你的很可能是人工智能。也许你会觉得这是痴人说梦——但正如父辈无法想象今天的我们是被核电站、半导体芯片和基因技术养活的一样,很快,它就会变成再普通不过的现实。真实的未来,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当你从机器人小哥手中接过外卖、吃着机器餐厅自动炒的菜、看着从演员到场景都是AI生成、连字幕都是AI翻译的剧——你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就像今天的你已经对微信语音识别和支付宝刷脸支付习以为常一样。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于人工智能的新突破。有了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机器终于具备有望和人类一较高下的“新脑”。•AI究竟是怎样做到模仿、甚至超越人类智能的?•我们今天的工作会被AI取代吗?•AI有可能自己设计出新的AI,从而实现自我进化吗?•人工智能会是人类的最后一项发明吗?这些你最想问的问题,就在《机器新脑》。

网络安全新策略(《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第8期)

网络安全新策略(《哈佛商业评论》2018年第8期)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15.00

对于网络安全,无论你的组织在最新软硬件、培训和人员方面投入多大,也无论是否保护隔离核心系统,结果都一样:只要关键系统是数字化的,且以某种形式与外部网络相连,它就永远不可能是安全的。这就是残酷的事实。

遇见未来:21种正在改变世界的神奇科技

遇见未来:21种正在改变世界的神奇科技

作者:
《我是未来》节目组
         
¥19.99

植根《我是未来》节目,但不局限于《我是未来》节目,《遇见未来:21种正在改变世界的神奇科技》一书集结全球顶尖科技咖对全世界最前沿且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21项科技进行汇总和分享,全景勾勒智慧时代的未来生活。

测试与突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测试与突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作者:
商业周刊/中文版
         
¥9.00

人工智能的商业应用呼之欲出,大数据技术则已在身边。承载着13亿用户的Facebook如何管理每日产生的海量数据?这是让很多公司技术人员都好奇的问题,有人竟然可以做得更出色。图形芯片技术不断成熟,可支持语音识别系统、开发基因疗法的软件和利用卫星照片绘制详细地图的程序。大数据还让博物馆实现逆生长,在参观者管理和募集捐赠方面发挥优势。我们特别编辑了这期《测试与突破: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专刊,尝试从商业视角解读人工智能的价值与发展路径,梳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发现最新研究进展与创新应用,了解大数据带来的商业革新,分享技术巨头们的战略与行动。

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

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

作者:
腾讯研究院
         
¥3.99

一个新的世界即将到来。人工智能是当前人类所面对的最为重要的技术社会变革,是互联网诞生以来的第二次技术社会形态在全球的萌芽。所谓AI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机器」的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AI技术赋予了机器一定的视听感知和思考能力,不仅会促进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而且也会对经济与社会的运行方式产生积极作用。AI技术的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反过来,高水平的社会治理,也会促进技术创新的活跃,推动经济增长。因而,无论是研究经济,还是社会发展,我们都必须关注技术本身,关注AI技术发展的社会机制,关注AI技术的社会功能。站在新世界起点,我们看到似曾相识的情形---AI的勃兴类似1998年互联网勃兴两年后又遇到寒冬的情形。近年来AI厚积薄发,主要是深度学习的突破,引发创业和投资情绪高涨。你发现投资越来越多,公司越来越少,项目越来越贵,而深度学习自身的不足并没有快速得到解决,AI商业化之路有点力不从心。我们要保持冷静的认知。尤其是在即将出现泡沫的时候,不宜设定过高的期望。美国积60余年之功,全面领先全球,其他国家的AI创新尚处于萌芽阶段。赶英超美,并非朝夕可成,我们需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核心环节上,方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

互联网金融生态

互联网金融生态

作者:
李麟
         
¥15.00

当前,中国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互联网金融的相对领先优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走到了十字路口。其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现有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互联网金融的跨界经营问题,也不能说明“羊毛出在猪身上,猴数钱、牛买单冶的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的内在机理。在经济新常态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向何处去,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成为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全球推进“工业4郾0冶战略、中国实施“一带一路冶战略的大趋势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将对中国经济的创新转型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并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而与互联网经济新模式相适应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也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的经营视野,促进其构建互联网金融“生态+场景冶的创新思路。本书基于生态观的视角,对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定义、理论基础和特点、技术特征、内涵和范围、模式创新、规制框架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对于我国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冶、规范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构建新型盈利模式、确立消费者主权、促进金融普惠、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互联网+:重新想象(《商业评论》精粹)

互联网+:重新想象(《商业评论》精粹)

作者:
商业评论
         
¥4.99

企业向“互联网+”转型并非易事。在本期,我们就要介绍一个传统餐饮公司在“互联网+”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历程。传统中餐很难标准化,还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餐馆一天中能创造价值的时间段只有中午和晚上。在饭点,服务生、洗碗工、厨师忙不过来;过了饭点,资源又都闲置下来,房租和人力成本却要照常支付。另外,中餐讲究口味,人们都爱吃刚出锅带着“锅气”的菜,可餐厅空间是固定的,餐位有限。

给你一本人工智能入门生意经(《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给你一本人工智能入门生意经(《哈佛商业评论》增刊)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39.90

作为现下最火的话题之一,人工智能(AI)无疑将会在商业领域中产生巨大影响,也将极大程度地扩大早前多个通用技术的应用规模。对于其前景,我们都充满了期待,然而像很多新技术一样,AI也让人们产生多种不切实际的期望。不少商业计划书随随便便提到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和其他技术,但和这些技术的实际能力并没有多大关联。

云时代的功守道:阿里研究院独门秘籍(《商业评论》精粹)

云时代的功守道:阿里研究院独门秘籍(《商业评论》精粹)

作者:
商业评论
         
¥5.00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这些在前几年颇具革命性的词汇已经广为人知。由这些新技术、新理念催生的商业变革成为“正在发生的未来”,与大工业生产泾渭分明的商业图景一天天清晰起来:工业时代以厂商为中心的B2C模式,正在逐步被信息时代以消费者为中心的C2B模式所取代;随着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完善,大数据的分享与交换,驱动商业运作逻辑由线性控制转向网状协同;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以管理为主要职能的组织形态将逐步让位于以赋能为核心功能的未来组织模式。这将是创智时代新商业的基本样貌。本期焦点汇集了阿里巴巴集团总参谋长曾鸣的三篇文章:《赋能:创智时代的组织原则》《云商业的大创想》和《C2B: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它们分别从组织形态、技术驱动的商业运作逻辑和商业模式三个维度,对“今日从何而来”和“未来向何而去”做了恢宏而细致的描画。三篇文章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篇是曾鸣今年为本刊撰写的新文章,后两篇曾分别刊载于本刊2012年9月号和2月号,至今读来依然具有前瞻性,此次一并重印。今天,供给侧改革刚刚被提出,尚品宅配、红领、必要商城等一批C2B企业还在以先行者的姿态领跑,曾鸣在4年前畅想的商业图景才刚刚起步。

2018全球经验与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8全球经验与中国游戏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作者:
腾讯研究院
         
¥10.99

截至2016年底,网络游戏在中国市场已经积累了1789亿元的市场规模及超过5亿的用户规模,游戏市场已经成为了国内整个文娱行业中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行业影响力都处于领先地位的细分市场之一。报告致力于通过对中国、美国、日本及瑞典四个地区的游戏产业全方位的研究与对比,来归纳总结中国游戏市场在这数十年发展中所获得的成就、经历的曲折、面临的困难与未来可能能够借鉴的行业经验。在报告重点研究的三大海外目标游戏市场中:美国游戏市场是一个以欧美系主机游戏为主导的游戏市场,美国是电子游戏的诞生地,同时也是全球科技与经济的引领者;日本游戏市场是一个以日系主机及移动游戏为核心的市场,它是全球游戏产业长达数十年的硬件及软件的潮流引领者;而瑞典游戏市场是一个以PC端电竞游戏为主导的市场,且瑞典作为一个人口不足千万的北欧小国,却因为其强大的游戏研发力与电竞市场活力被市场称作“北欧小国,游戏大国”。

商业周刊/中文版:智能无形

商业周刊/中文版:智能无形

作者:
商业周刊/中文版
         
¥9.00

2017年5月,天才围棋青年柯洁过得并不好,原本张扬的他在与人工智能AlphaGo的人机大战之后双手掩面,忍不住哽咽:我输了,我希望自己下的更好一点的。这场全球关注的人机较量以人类0:3落败告终,AlphaGo的完美表现使人们亦喜亦忧,但是一手缔造AlphaGo奇迹的黄士杰博士异常冷静克制的发了一条朋友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转往其他专案的时刻已到”。果然,在过了不足四个月后的10月19日,DeepMind重磅发布了以100:0击败了AlphaGo的AlphaGo Zero。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升级,柯洁忍不住惊呼:“人类太多余了!”

商业周刊/中文版:云中有梦

商业周刊/中文版:云中有梦

作者:
商业周刊/中文版
         
¥9.00

马赛厄斯·福斯隆德(Mathias Forslund)是一位有格调的、在斯德哥尔摩拥有三家咖啡馆的老板,他希望能为喜欢哥斯达黎加阿拉比卡咖啡的顾客提供舒缓的法国香颂,也能够满足喜欢巴拿马瑰夏咖啡的顾客对于摇滚音乐的需求。但是他发现个人账户的音乐流媒体没有向商业场所提供音乐的资格,为了合法地为他的顾客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马赛厄斯决定每月向Soundtrack支付约350瑞典克朗(约合42美元),为他的三家咖啡馆购买了3000万首云端歌曲随时待命。他说:“它简单易用,非常适合我们的咖啡店。”

机器人会取代我们吗?

机器人会取代我们吗?

作者:
哈佛商业评论
         
¥10.00

自动化取代人工劳动,逼迫人们走上尚未被机器占领的更高领域。今天,人工只能向知识型工作迫近,人类可能很难保住饭碗。不过,与其视职场为机器不断取代人力的零和游戏,我们何不从中发掘更多可能性?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3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826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9019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