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达(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又名侯道仁,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认知科学家。生于学术世家,其父是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侯世达在斯坦福大学长大,于1965年毕业于该校数学系。1975年因发现“侯世达蝴蝶”(Hofstadter butterfly)获俄勒冈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加入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流动类比研究组”(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 FARG),尝试为人类心智过程建模。
1984年受聘于密歇根大学,兼任沃尔格林人类理智研究中心的主席。
1988年回到印第安纳大学,研究认知与计算机科学。...
[展开]
侯世达(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又名侯道仁,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认知科学家。生于学术世家,其父是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侯世达在斯坦福大学长大,于1965年毕业于该校数学系。1975年因发现“侯世达蝴蝶”(Hofstadter butterfly)获俄勒冈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加入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科学系,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流动类比研究组”(Fluid Analogies Research Group, FARG),尝试为人类心智过程建模。
1984年受聘于密歇根大学,兼任沃尔格林人类理智研究中心的主席。
1988年回到印第安纳大学,研究认知与计算机科学。2009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并成为美国哲学会会员。2010年入选瑞典皇家学院院士。
1979年出版《哥德尔、艾舍尔、巴赫》(Gödel, Escher, Bach),次年获得普利策奖(非虚构类)与美国国家图书奖(科学类),被誉为心智议题的跨学科第一奇书。
1981年与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丹尼尔·丹尼特合编《心我论》(The Mind’ s I)。
1999年,普希金诞辰200周年之际,翻译出版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2007年出版第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我是个怪圈》(I Am a Strange Loop),继续探讨心智议题,并获得当年《洛杉矶时报》科学写作图书奖。
2013年与法国心理学家Emmanuel Sander合著《表象与本质》(Surfaces and Essences),讨论人类的类比思维。;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C. Dennett,1942—),哲学家、认知科学家,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塔夫茨大学讲席教授。代表作有《直觉泵和其他思考工具》《意识的解释》等。;舒文,暂无译者详情。;马健,暂无译者详情。[收起]
评论0
扫码下载网易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