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深度思考生命厚度与广度的散文作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既包含了作者对人生经历的回溯与感怀,又从时代、历史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多层面文化问题的批判与思考以及关于时代变迁发展的种种遐想。作为老一辈知识分子,他用同理心和同情心发出了对人性本质、人生坐标及成长的思考,我们从这本散文中得以窥见一个真实的梁晓声。
本书是梁晓声送给在生活中迷茫之人的礼物,也是梁晓声的人生总结与人生独白。在这本书中,你会读到关于爱、关于人生、关于家庭、关于婚姻、关于父母、关于父子、关于困境、关于孤独……与我们生活切实相关的话题与热点。既有对往事的回忆,也有对生活的感悟、对社会的深思。温情与清醒兼具,严肃与幽默同在,热望与情怀交织。字里行间中透射出作者对人文精神的坚持,对人情世事有温度、有深度的思考,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温暖与尊严。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内耗;人生的乐,一半源于简单,一半源于平常。当你学会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活法。
《与心灵对话》是梁晓声自省发问,以个人思考反映时代症结的散文作品,书中既展现了似水般无常的人性,也赞誉了人间无处不在的温情。作者以笔为刀,解剖心灵、情感与人性,直面自我,思考存在的意义。脱下现实里的盔甲,褪去平日里的保护色,呈现出内心深处的原始自我。在一次次不断的质问与反思中,绽放出自我之花,展现心灵光辉。
虽然世界庸扰,但有爱就有方向。本书是梁晓声集生活百态众生相所成的散文作品;展现了日常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爱情中男男女女的刻骨铭心、贪嗔怨恨,家庭教育中父母、学校和孩子之间亲密关系的状态与困境,还有对过往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由故事衍生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世间万物万象的观察,表达了对生活姿态的感悟,人生百味的体会。
李大钊作为率先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在中国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本书收录了李大钊在不同场合、刊物上发表的演说及文章,如《青春》《现代青年的活动方向》《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既展现出了李大钊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思虑青年的发展方向,又受到了近代西方民主主义的进步思想影响,提倡在独立人格基础之上的爱国主义。也展现出了李大钊具有全球政治和文化的长远眼光和头脑。国际局势的变动深刻影响中国,促使李大钊将国内问题与世界局势变化联系起来,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实情的救亡图存的命运和出路。本书选篇力图全面地展现出李大钊的思想与历程,希望读者能有所启发。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的散文精选,收录了《人生的意义》《当代中国青年阶层分析》《最合适的,便是最美的》《狡猾是一种冒险》等多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文章寓言性、故事性的描写,把复杂的人性展现得淋漓尽致,对时事热点的评说更是风格独树一帜,而文中也处处透漏着梁晓声对年轻一代的关怀与期待,同时对这代人抱有充分理解与信任,相信他们即使在认清人生背后的真相时,也会依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
本书从“美得刚好”“何以善良”“生死疲劳”“浮世远观”四个维度,精选梁晓声知人论世的多篇代表性散文佳作,集结而成。在《我与文学》《让我们的头脑聪明起来》《关于好人、坏人》等文章中,梁晓声从日常小事切入,讲述为人、为文、处世的准则。梁晓声的关注点始终在红尘中的微小的个体。“活得明白”绝不是教人庸俗的成功法则,而是要让人成为独立、正直的堂堂正正的现代人!
《流光不负 岁月静好:三毛的美丽与哀愁》以柔软、细腻的感情做底,用诗意的语言,写尽三毛的早年生活、国外留学、生死爱恋、旅行足迹、大陆之行等生平点滴。可以说,本书是有关三毛的传记作品中写得富有诗意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唯美作品中写得非常好的一部传记。在本书的字里行间,读者可以真切体会到,作者对三毛颇有一种天涯知音的感觉,通过对三毛生平事迹及作品的大量研究,石天琦让这本书读来有饱满充实之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散文式人物传记。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集结了丽尼的多篇散文佳作。相较于丽尼的第一部散文集《黄昏之献》,《战之歌》的调子有了明显的变化。在《战之歌》中,丽尼用“伸展着两个翅膀”飞翔的雏鹰,象征勇敢地投身于革命斗争的年轻的女伴;“短促而悠扬的鹰之歌”,象征这位革命者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是这“年轻的鹰”,使“凄然地流下眼泪”的“我”,“欢乐地笑了,而感觉了兴奋”。“年轻的鹰”英勇牺牲之后,丽尼在文章结尾,又一次强调“南方是有着鹰歌唱的地方,那嘹唳而清脆的歌声使我忘却忧愁而感觉兴奋的”。
西欧异端文化传道者、幻想文学旗手、以妖艳绚烂的世界观著称的暗黑美学大师——涩泽龙彦,将自己那一方小小的书房天地命名为“龙彦之国”。在这片国土之中,他以没有双脚而必须不断飞行直至死亡的极乐鸟和睡梦中头颅脱离身体飞往茫茫夜空的飞头蛮等十二个奇闻异话为主题,以自由自在的笔法编织出横跨宗教、文学、民俗和艺术等领域的有趣篇章,构成了这部充满异端乐趣和奇思妙想的随笔集。
臭名昭著的“地狱火俱乐部”的发起人达什伍德;描述出末日景象的大预言家诺查丹玛斯;惊世骇俗的法国女装骑士波蒙;神秘的开膛手杰克;炼金术士卡缪斯特罗……史上重量级的怪客们在本书大集合!
本书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了多米尼克·洛罗旅居日本期间的感受和想法。通过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禅宗,缀以哲人隽语,洛罗详述了回归简单生活的方法。自2005年出版以来,本书被翻译为多国语言,畅销海内外,此次出版为全新中文译本。
“燕山夜话”取义于北京燕山与夜晚谈心,是邓拓先生于1961年至1962年期间应《北京晚报》之邀,以“马南邨”为笔名所开设的知识性杂文专栏。本书收录了他在该专栏发表的一百五十余篇杂文作品。这些文章多与时事紧密结合,敢于直面现实,针砭时弊,“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讽不正之风,扬社会正气;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具有相当文化水平的群众的需求,文章也多根据读者的兴趣点谈论历史人文话题,尤其是北京当地的风土人情,旁征博引,语言亲切而不失文采,熔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炉,帮助读者开拓眼界、增长知识,以及树立追求真理的志向。
散文大家刘白羽一生写出了大量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风格的优秀作品,本书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散文合集,共分四辑(关山千重,风景里有家、人生无非,欢声和泪盈、驰骋想象,向着光亮那方、远方,与异文明相恋)。包含《巍巍太行山》《长江三日》《昆仑山的太阳》《白蝴蝶之恋》等作者不同创作时期的经典代表作。这些散文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均充满强烈的激情和鲜明的时代色彩;在对人生、社会的思考方面,也表现出深切、独特的个人风格。刘白羽是现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具有高度的审美,对散文情有独衷,他文笔优美,立意独到,写出了散文之大美,既有时代性又有艺术性。
季羡林先生是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为中国当代作家赵丽宏的散文选集,属于“名家散文典藏”系列之一。赵丽宏的散文曾多次被收入中小学课本,他以一个诗人充沛的情感和激情进行诗歌和散文创作。赵丽宏散文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作者尤其善于发现生活中温馨和感人的侧面,把心中的爱融入对生活的感悟中,他的散文充满着美的精神,对于青少年尤其具有感染力量,对成人读者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通往印度次大陆》收录的文字都是黑塞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旅行时的见闻与感悟。这一系列随笔加上后面的旅行日记基本按照时间的线性顺序排列,期间有诗夹杂,基本勾勒出了一个黑塞眼中的东方世界。他既描写了所到之处的自然风光,也了十分细致地刻画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书中充满了对于东方世界的好奇与惊叹。黑塞敬畏于原始雨林的苍莽,也对苦力在林中劳动的画面而感到震撼;他既称赞了东南亚的华人、印度尼西亚人、马来人没有染上西方的现代病,也对被西方人殖民之后,他们对欧洲殖民者拙劣而盲目的模仿心生鄙夷。热气腾腾的东南亚大陆,鱼龙混杂的殖民地生活,黑塞从东方汲取的对于自然、朴素之物的追求以及德国文学中深刻的哲思掺杂到了一起,使得这些随笔呈现出一种开放却并不和谐的样貌,而这也与黑塞小说中,现代社会的人时刻处于一种分裂状态的主题相符合。
《东方之行》收录了赫尔曼·黑塞对以印度为主要代表的东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的文字。他对印度的文学、绘画、宗教以及经典典籍都有着独到的见解。黑塞所度教之间的关系论的问题涉及到:佛教、婆罗门教与印,印度的童话,佛教教义的解读,对于《奥义书》等典籍的阐释等。此外还有关于印度的五个小故事。其中包括了极具民间传说色彩的传奇“一位印度王的传奇”,具有佛教意味的“印度式生命轨迹”,讲述西方人在异域世界经历的“罗伯特·阿吉翁”,打破传统权威的寓言“森林人”以及一个以印度殖民为背景的讽刺故事“新娘”。这五个故事有的诙谐,有的沉重,但无一例外都表达了黑塞创作的主题:个体的一生都在积极寻求本真自我的过程中力图实现自我的和谐、实现人性神性的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
《从一个蛋开始》是70后实力作家,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徐则臣全新散文随笔自选集。作者亲自挑选了自身22年创作生涯的38篇经典散文随笔,涉及人生成长、城乡故事、故乡情怀、中外文学评论、序跋发言等多篇文章,共分为两辑,文字质地醇厚,亮堂澄澈,情感真挚而不泛滥。本书是作者散文随笔中精中选精的名作集,作者将其前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经典集中于一册,以便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作者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第一辑的写作重心在于寻觅70后一代人面对中国翻天覆地变化时的心路历程和赤子之心。第二辑以对外国的所见所闻和对西方文学、传记作品的读后感为主。从马尔克斯到卡尔维诺,从福克纳到卡夫卡的阅读体验和书评也都收入其中。整部散文集反映出作者作为从一个文学青年到知名作家的精神铸造史。
《堕落论》是日本战后“无赖派”文学旗手坂口安吾的代表作品。本书除收入了《堕落论》外,另选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杂文《续堕落论》《天皇小论》《颓废文学论》《青春论》《太宰治情死考》等16篇,共计17篇。坂口安吾通过这些颠覆日本旧有道德秩序的批判文章,呼唤战后的日本人能从旧制度建立的道德准则中解放出来,回归自然的人性,从虚假的云端“堕落”到人间,坂口所指的“堕落”,指的正是褪去一切虚伪的外衣,“回归到真实的人的状态”。为此,坂口安吾以“输家哲学”的思想高度,被日本思想界和文学评论界誉为“伟大的退步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