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继杜甫之后最能直面人生的伟大诗人。他的作品全面深刻反映了中唐社会现实,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本质,深切同情人民的苦难。艺术上具有语言浅切生动、声韵流美婉转的特色。他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许多优秀诗篇被最广泛的传诵着。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都得名于音乐。《诗经》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其牢笼千载而历久弥新,衣被后世而风雅不绝,是中国古典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辉煌起点。
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共28卷。十八家为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脁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共选古、近体诗6599首,有少量评点和校注。
《唐诗三百首》以诗人活动时间的先后为顺序,集合了唐代诗歌的精华。所选诗作,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的佳作名篇,其中包括唐诗各个时期各个流派的代表作。其体裁和题材非常广泛,包括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社会生活等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了全貌,能够帮助读者体会唐诗的深层内涵。
《新月集》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初读这些小诗,如同在暴风雨过后的初夏清晨,推开卧室的窗户,看到一个淡泊清透的世界,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新、亮丽,可是其中的韵味却很厚实,耐人寻味。
《唐诗三百首》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由无锡进士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深受人民喜爱的唐诗读物。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遵循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从众多唐诗中选出一部分极其优秀的作品呈现给读者,此外还包括诗人简介、诗歌的注释以及翻译,让读者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以及艺术特色。
诗词,是指主要以近体涛和律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诗歌。通常认为,诗更适合“言志”,词更适合“抒情”:诗是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涛是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会乐曲而填写的歌涛。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
本书精心汇集了纳兰性德《纳兰词》的古本手稿,结合原文、词译、评论赏析、注释解疑,辅以情真意切的美画,以图释文,唯美唯真,为广大读者倾力奉上一代才子笔下中国古典诗词的绝美与情韵。
《唐诗宋词常识》精选胡云翼先生的《唐诗研究》和《宋词研究》部分内容,将两本书的经典部分收录在一起。卷上为唐诗,主要内容包括古今对唐诗的误解,唐诗的意义与特质,研究唐诗的基本观念,唐诗起源及其各个时期的不同风貌、唐代诗人小传等。卷下为宋词,主要内容包括宋词的起源与兴衰,宋词的先驱人物,宋词发展的因缘、概观、利弊以及宋词的派别与分类。本书阐释了唐诗和宋词的意义与特质,囊括了唐诗和宋词研究的方方面面,是欣赏和研究唐诗宋词的必备读本。
《诗境浅说》是朴学泰斗俞樾之孙、红学大师俞平伯之父、光绪朝探花俞陛云为家中孙儿女“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专论唐人五七言律绝,侧重于分析每首诗、每副名联的“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以及“诗境之妙”,观点独特,品评精到。全书一展诗之境阔,不仅可以作为学诗的法门,同时还是一部欣赏诗境之美的读本。
《纳兰容若词传》以纳兰容若的生平为主线,从出身、仕途、情感、友人等方 面,将纳兰容若的词与情细细道来,为你呈现出一个鲜活的纳兰容若。翻开这本书,透过婉丽隽秀、明镜 清菀的小令长调,仿佛能够看到一个拥有着绝世才华 、出众容貌、高洁品行的人站在那里。
《草叶集》是十九世纪美国作家惠特曼的浪漫主义诗集,它奠定了美国诗歌的基础,并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诗歌艺术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草叶集》记录了诗人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时代和国家的面貌。诗集取自其中这样一句诗:“这便是在有土有水的地方所长出来的青草。”草叶是最普通、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象征着当时正在蓬勃发展的美国。诗集通过“自我”感受和“自我”形象,热情歌颂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美国。
印度近代著名作家、诗人、哲学家——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少年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涉足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且均获得杰出成就。其中,能体现他的风格特征的,是他的诗。在印度,在世界许多国家,泰戈尔都被尊为“诗圣”。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经典诗歌和散文,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富于变化,但又不失整饬;语言清新,洗练,以口语入诗,但又不失文雅;音乐性强,但又不囿于韵脚,而追求的是内在的节奏感和旋律美。
在《新月集》中,诗人书写了孩子纯净的心灵。孩子们喜欢玩简单的小游戏,且乐此不疲。“他们用沙子建造房屋,他们用空贝壳游戏。”“孩子,你多么快乐,整个早晨坐在尘土里,玩着一根折断的小树枝。”孩子们有着奇妙的想象,“如果我闹着玩儿,变成一朵金香木花,长在那树的高枝上,在风中笑得摇摇摆摆,在新生嫩叶上跳舞,妈妈,你认得出是我吗?”此外,《新月集》也描写了孩子和母亲的感情。“他知道慈母心中小小一角就可以容纳无穷的欢乐,被母亲逮住了紧抱在她慈爱的双臂里,远比自由甜蜜。”在诗人的笔下,诗中的母亲带有一种圣洁的光辉。
《草叶集》首版于1855年,作者生前多次重加编排增添内容,直到第九版,也称临终版,从最初的十二首诗到最后的四百余首。全书共分十二辑,外加三个补编。诗集得名于书中的诗句“哪里有土,哪里有水,哪里就长着草。”诗集出版后,极具创新的自由体诗歌形式和广阔的题材,开创了美国诗歌的新时代,并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诗人,比如智利的聂鲁达,葡萄牙的佩索阿,土耳其的希克梅特,英国的戴·赫·劳伦斯等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作于1908~1909年,是王国维接受西洋美学思想的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的评论。发表于《国粹学报》,是中国近代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人间词话全集鉴赏》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作为中国发展史上堪称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全书观点新颖、立论精辟、自成体系,集中体现了著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每篇文字都妙语连珠,见解独到,不仅有对诗词作品的点评,而且对历代词人的人生境遇和得失都有所评价,可谓难得的国学经典、美学巨著。作者王国维更是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在《腹有诗书气自华:唐五代两宋词简史》中,作者从汉唐的乐府词开始,研究词学的发展。以中晚唐词、五代词、敦煌卷子中所见词和变文、北宋词、南宋词为脉络,梳理了词作为文学形式的产生、发展、极盛乃至最终形成固定体例的过程。每讲一个时代,作者都会引用大量词作,以形象细致的语言阐明各时期词风的不同,以及词在当时取得了怎样的新发展,又有何发展机缘,为读者呈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简史。
本书收录了纪伯伦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生的诗集。是世间最纯澄美好的文字,每一字,每一句,对生命的透彻感悟,跃然纸上,直视诗人的灵魂,他阅尽世事,仍像孩子般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