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它是一部专注研究昆虫世界的科学百科,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巨著。作家法布尔用优美的语言,将毕生的研究成果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以人性关照虫性,在对昆虫的本领、长相特征、生活习性、繁衍后代以及最终死亡的描述中,体现出自己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和态度,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在这里,你将见识到一个奇妙神秘的昆虫世界。螳螂、蚂蚱、蝉、金步甲、蝴蝶、蝎子……它们的一举一动,无不被作者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作为生灵,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共通之处,让人为之惊叹、神往……
查尔斯追逐理想好似在为自己赢得一场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看到了月亮。这个别人眼中不可理喻的疯子、背弃家庭的负心汉,在理想面前奄奄一息,活得如此落魄而美好。从那一刻起,人们将相信,潦倒与伟大、卑微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毫不排斥、共存于一颗心里的,那就是永恒的“月亮”和“六便士”。
《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无不穷形尽相、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丰富复杂的故事情节,鲜活生动的人物群像,方言口语的巧妙运用,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熟稔和叙事的精准与老道。在诗与戏、虚与实、事与情、喧扰与寂寞、欢乐与痛苦、尖锐与幽默、世俗与崇高的参差错落中,熔铸照亮吾土吾民文化精神和生命境界的“大说”。作者上承中国古典文学及思想流脉,于人世的大热闹之中,写出了千秋万岁的大静。而经由对一个人的遭遇的悉心书写,让更多人的命运涌现在他的笔下。忆秦娥五十余年的人生经历及其心灵史,也成为古典思想应世之道的现代可能的重要参照:即便内忧外患、身心俱疲,偶或有出尘之思,但对人世的责任担当仍使她不曾选择佛禅的意趣或道门的任性逍遥,而是在儒家式的奋进中觅得精神的终极依托。作者笔下的世界,不乏人世的苍凉及悲苦之音,却在其间升腾出永在的希望和精进的力量。小说遂成浩浩乎生命气象的人间大音。
《山海经》是一部内容丰富、风貌奇特的古代佳作,堪称中国奇幻、魔幻文学的开山鼻祖。全书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神话、生物、水利、矿产等方面内容,是中国文化的珍品,是中国古人想象力的集中体现。本书搜集了今人所能搜集到的几乎所有《山海经》图文版本,全面呈现这部中国上古时代集奇幻与瑰丽之大成的想象之作。深刻反映了上古时代种种神话传说,是值得珍藏的一本书。对那些爱好历史、地理,喜欢研究神秘古怪事物的读者来说,实为首选。
《城南旧事》是文坛名家林海音女士独步文坛三十多年的经典作品。自1960年出版以来,不但在台湾畅销不衰,在大陆也拥有广大的读者群。林海音以她超逸的文字风格,饶具魔力的文笔,通过主角——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一种说不出来的天真,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世复杂的情感,将英子眼中北京南城风光恰切地融人字里行间,在展现真实热闹的市民生活之余,更为读者架设一个明晰的时空背景。全书在淡淡的忧伤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诗意,让人禁不住再三寻思个中深意。
《呐喊》为鲁迅先生的第一本小说集,收入小说十四篇,是其著名的“铁屋中的呐喊”的发端。正是从《呐喊》开始,鲁迅先生跳出了从沉闷的故纸堆,抛却了内心的犹豫,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的通衢大道。本书除收入了小说集《呐喊》的全部作品外,还辑录了《祝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鲁迅先生脍炙人口的名篇。此外,还特别收入了鲁迅先生回忆创作动机和心得的《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诚恳而真切地讲述了他的创作历程。
毛姆最了不起的作品,已经被“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一辑所收入:《人性的枷锁》。写作这本书时,他马上就到40岁,用中国的古话说,就是到了“不惑之年”。《人性的枷锁》发表后,却遭到很多文学评论家的抨击。但是,是真金就不怕火炼。十分有影响力的美国大作家德莱塞先生(其《嘉莉妹妹》已经被收入“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一辑)力排众议,坚持认为,《人性的枷锁》是部好作品,甚至将其与贝多芬的某部交响曲作了比较。从此,这一作品就一直不断地被再版起来。1919年,毛姆45岁时,发表了这部《月亮与六便士》。小说故事情节相对比较简单:某进入中年的英国券商,忽然决定抛妻弃子,跟随内心长久以来积压着的念头,立志要成为一个艺术家。这个故事的源头来自画家高更的生平故事。这种行为并不为世俗社会所认可。本来作为一个券商,手里有大把大把的钞票可以挥霍过活,为什么非要当什么艺术家?为什么最后连生存都变成一个问题?结果,这位想成为艺术家的券商后来连个住处都找不到,身体也患上了疾病,混到了没有钱买食物果腹,整天挨饿的境地。也许,艺术家的世界,凡夫俗子们永远不会懂。这位艺术家不仅没有被这种境地吓倒,反而愈加坚强地活了下去。而且,不顾身体上的疾病带来的不适,也无视周遭环境的恶劣程度,一心扑在绘画的创作之中。在太平洋的一个叫作塔西提的小岛上,他创作出了让人看一眼就会产生荡气回肠感觉的“杰作”。但此时,他已经溘然长逝。那么,为什么叫“月亮与六便士”?其实,用毛姆自己的话说,这个书名的意义并没有在书里得到应有的展示,而是出自某评论家在评论上述《人性的枷锁》时所写的某句话。原话如下:《人性的枷锁》里的主人公菲利普·凯利(Philip Carey)被形容为一个太过执着找寻月亮的家伙,以至于他从来没发现过脚底下就有一块六便士。毛姆后来这样解释道:“假如你低头在地上不住地要找寻一块六便士硬币,头也不抬起来一下,那么,你就会丢掉月亮。”
《边城》为沈从文小说之作,是他所有作品中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湘西儿女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用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城淳朴的世道民风和天然的生活状态,痛诉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小说语言古朴清新,文字纯净澄澈,字里行间处处寄托了作者至美至爱的美学理想。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别开生面的风土人情吸引了海内外广大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此译本为图文版全新译本,译者苑子文的英文翻译水平得到了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认可。译文风格深受北京大学的学院风格淬炼,在严谨形象之余赋予文本温暖与诗意,贴近《小王子》独特的哲思意境,且符合时下年轻人的阅读习惯。内文插图邀请法国著名插画师对原版插图进行修复,更为生动地呈现其经典韵味。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该书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创作品。先写了孙悟空出世,然后遇见了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三人,但还是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唐僧从投胎到取经受了九九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九九归一,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
这是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曾国藩研习阳明心学,编练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历时十二年克尽全功;稻盛和夫将阳明心学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缔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成为日本“经营之圣”……读懂了阳明心学,没有任何人能伤害你,没有任何事能困扰你!
本书以程乙本为底本,而校以各脂砚斋本及各程本。参校较多的是脂砚斋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和《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及程甲本、王雪香评本。个别本子未曾寓目,利用了俞平伯《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及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
老卡拉马佐夫贪婪好色,独占妻子留给儿子们的遗产,并与长子德米特里为一个风流女子争风吃醋。一天黑夜,德米特里疑心自己的情人去跟老头儿幽会,便闯入家园,一怒之下,差点把老头儿砸死。他仓皇逃离后,躲在暗中装病的老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斯乜尔加科夫悄然杀死老爷,造成了一桩震惊全俄的扑朔迷离的血案,从而引发一连串惊心动魄的事件。作品展示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家庭矛盾和人性悲剧,体现了作家一生的最高艺术成就。
吴敬梓编著的《儒林外史》假托描写明代故事,除了“楔子”是写元明易代时的王冕故事外,正文从明宪宗成化末年写到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其实,小说所展示的是清代中叶(18世纪)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卷。
《省委大院》讲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没有任何背景的农家子弟王一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清江省省委办公厅做了一名普通秘书。从此,一连串的幸运开始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的恋爱对象,竟然是省长助理、省财政厅长于开山的三闺女。而于开山,是省委书记赵长东的左膀右臂。一次邂逅,25岁的王一鸣走进了省委书记赵长东的视野,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长东力排众议,要用这个年轻人担任自己的秘书。从此,王一鸣一飞冲天,成为省委大院里谁也无法忽视的人物。他官运亨通,两三年一个台阶,很快就成了政治新星,32岁的时候,出任江北市市长,成为整个清江省里最年轻的地市级正职。随着赵长东升任国务院副总理,王一鸣也顺利进京,出任S部党组成员、办公厅主任。此后的几年,他做了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公元2000年,在赵老的运作下,四十五岁的王一鸣终于再次获得重用,出任西江省省委副书记。由于他背景特殊,经历丰富,很快就成了西江省政坛上谁也不能忽视的人物。政治嗅觉敏感的权势人物,好像都从中发现了什么。有的人想巴结他,有的人想接纳他;有的人佩服他,有的人嫉妒他;有的人提防他,有的人排斥他。人到中年的王一鸣,面临着权力、金钱和美色的一轮又一轮诱惑。在官场这个大染缸中,他该如何应对。《省委大院》语言流畅,故事精巧,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敢于直面现实,不回避矛盾,说真话,为民请命,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力作,是近年来官场小说中难得一见的精品。
《呼兰河传》是萧红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在《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作者以散文化的笔调描写了以家乡为原型的“呼兰河城”的传记。全书共分,七章,它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
《曾国藩家书》辑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的书信一百六十余篇。家书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示,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家书句句妙语,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