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桌子到椅子,从真空吸尘器到电话,从台灯到汽车,《改变设计的设计师》全面介绍了从17世纪至21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50位产品设计大师,并对重要的设计概念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全书内容丰富,为读者揭示了大师是如何不断引领潮流,应用先进技术以及尝试新材料,孜孜不倦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炫目的新产品。本书回顾了这些设计大师的生平和成就,其中包括威廉·莫里斯、菲利浦·斯塔克、维尔纳·潘顿、亨利·福特、勒·柯布西耶、詹姆斯、戴森等。本书还特别介绍了那些引领潮流、尝试新材料和新技术、设计日用品和奢侈品的大师,他们中的许多人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从招贴到街头的标识系统,从图书封面到杂志版面,从公司标识到品牌广告,改变平面设计的平面设计师(改变系列)一书,全面地论述了过去150年间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50位平面设计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追随着从包豪斯设计大师拉兹洛·莫霍利-纳吉到新浪潮运动的先锋沃尔夫冈·魏因加特的足迹,本书呈现了设计大师的生平与创作,他们引领着潮流和新技术,创造了顶级的视觉传达。此外,本书还通过10个专题,概览了平面设计史上最重要的运动和思潮。本书向我们呈现了闻名世界的标识和图像,介绍了这些作品背后的大师及其创作过程,并做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它将是你进入平面设计的精彩世界的简明导引。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的绘画作品以及到安徽、广西、云南等地的写生作品。画集里的一景一物,或轻描淡绘,或浓墨重彩。通过这些绘画作品,作者用画笔把真、善、美凝聚到作品之中,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本书主要反映改革开放年代,在经济、文化双重发展的背景下,上海收藏业和艺术品市场所经历的改革、创新和变迁。上海在晚清民国形成了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文物和艺术品收藏以国藏、国营为主,传统的文人收藏和民间收藏曾一度沉寂。改革开放之后,上海收藏业展现出了更多的内在活力。收藏以及相关的艺术品市场是一个产业链,它由供给、中介、需求、产品和价格等诸要素组成。本书从拍卖、艺博会、画廊、古玩城、非公美术馆、非公博物馆、艺术家、收藏家等方面选取了八个典型的事例,分别反映上述几个方面的特点及相互关系。并用一篇反映事物发生的时代背景、作用和相互间逻辑关系的概述将这些案例形成体系。这些案例,以历史的观点总结经验,既反映我们走过的历程,又给后人以启示。作为历史性贡献和阶段性成果,值得记载并嘉惠后学。
手艺之于生活也是一样,平均地分散在整个生活中。当我们将它分剥出来谈时,就像看到一捧精心搭配的鲜花,光鲜亮丽却已不是它在土壤当中的样子。但扎根土壤中的鲜花,那种原生的对于手工的热爱,才是更为鲜活的,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能够让手艺更加自然地传承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