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史习惯把宋元看做中国传统科学的巅峰时期,但是宋朝却不能算强国,“李约瑟难题”面临这么几个困境:文明领先当以何坐标作为评判标准,科技能作为唯一评判标准吗?科技可以比较先进与落后是在全世界接受了西方近代科学传统之后的事情,古代科学传统并不一样,该如何比较,宋元真的更先进吗?如果真的更先进,我们也不应该考虑李约瑟的问题“为何西方科学没有诞生在中国”,而该问“为何明清又衰弱了”、“为何存在不同的科学传统或者范式”。
时下恰逢美国总统大选,虽是四年一选,可今年很多情况却百年不遇:从克鲁兹和桑德斯这样的反建制派自两党边缘向主流发难,到历史性的女性候选人希拉里确有机会当选;从大法官斯卡利亚突然去世使得美国最高法院有可能几十年的格局被重塑,到川普这样的非典型候选人几近颠覆共和党的价值……太多看点。波士顿大学政治经济学学者、十五言作者孙太一因为身处美国政治中心华盛顿,有各种机会和inside the Beltway的圈内人士交流这些细节、将之记录下来。
在金庸设定的那个义气干云、慷慨豪迈的似乎不需要考虑收入支出的世界里,其实无时无刻离不开金钱的流转、财经的加持。门派和帮会凭藉什么为生?慕容复的兴衰成败背后体现了什么样不得当的组织愿景?陈家洛的那份商业计划书更是如何把战略玩砸的?
这套电子书(分两小册推出)是二十世纪西方戏剧理论史的一个侧影,共包括16篇戏剧类型介绍和相应剧目的剧评。该分册谈到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于其理想设定下的神圣演员)、谢克纳的环境戏剧、陈佩斯的喜剧差势理论,并讨论了同声传译系统和戏剧语言的冲突,以及当下中国编剧们的困境和追求。
中立智库和保守主义智库是当今美国智库的两大主流。保守主义智库的兴起颇具传奇色彩,尤其是其中的旗舰——传统基金会。相对于国人已经非常熟悉的中立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传统基金会的实力和影响力毫不逊色,其浓重的政治化色彩看似新鲜,实则沉重。无论是美国的政治体系还是保守主义智库,都已深陷政治化旋涡,政治的清明、智库的理性,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作者历时五年,遍访美国一线智库和政府部门,通过大量一手访谈和英文文献的梳理,深入挖掘美国智库与政治思潮、权力转换和制度变迁之间的内在关系,并试图从智库的维度透析美国社会和政治体系的两大症结——两极化和民粹化。前者导致了五十年来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对立,后者如今则体现为茶党和特朗普现象的政治运动化,两者共同带来了对保守主义智库的需求,也刺激了保守主义智库日益严重的政治化。
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审议通过,明确了京津冀的功能定位、协同发展目标、空间布局、重点领域和重大措施。本书是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课题组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系统性研究成果,致力于回答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实践问题,从区域定位、政府激励机制、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构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框架,并对智慧城市建设、金融创新和环首都贫困带治理等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
在通往欧洲未来之路上,创新是德国需要应对的重要挑战,特斯拉凭借创新蚕食汽车企业的传统地盘,同时德国汽车品牌尝试在全球扩张。创新人才争夺已经在柏林打响,房地产也迎来新的热潮。奥迪、宝马、奔驰和保时捷长期主导着全球豪车市场,德国因此拥有一些盈利最丰厚的汽车品牌。但是来自美国的特斯拉给消费者带来的振奋是这些老牌汽车制造商过去几十年来都无法企及的。“创新精神正移步新领域,”沃尔沃汽车(Volvo Cars)首席执行官哈坎·萨缪尔森(Håkan Samuelsson)说。“决定性因素是人们的思维变化,”Bankhaus Metzler的分析师于尔根·皮佩尔(Jürgen Pieper)表示,“很多人在特斯拉那里看到了德国公司所欠缺的创新精神。”
2014年G20峰会上,在明亮的会客厅里默克尔和俄罗斯总统普京时,交换了关于欧洲未来的观点。此时乌克兰危机成为全球舆论的焦点和政经人士的议题,是置身冲突之外,还是参与积极斡旋?她清楚地阐明了比灾难性武装冲突更有利恢复欧洲和睦的方法,政治与商业对话将在和平推进欧洲的进程中领先。我们特别梳理德国大选背后的政治与商业脉络,呈现默克尔作为德国总理的雄心与行动,重新解读德国经济、移民、商业监管等方面的成就与隐忧,勾勒出通往欧洲未来的德国路线图。
麦肯锡公司和《哈佛商业评论》在1959年共同设立麦肯锡年度奖,奖励那些极具开创性和实用性的管理思想。评审团由商界和学术权威组成,评选出每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最佳文章。2017年获得麦肯锡奖的文章是《被严重低估的基础管理》(2017年11月刊),另外两篇入围文章分别是:《资本过剩年代的战略》(2017年3月刊)和《特朗普时代的全球化战略》(2017年7月刊)。
《政治正义论》对人性作了剔骨见髓的剖析。戈德温认为,人的本性绝非自恋、自私,而是追求正义,崇尚美德。著名诗人济慈曾研读过此书,因而其哲学、道德理念及其政治主张对济慈有深刻的影响。《政治正义论》集中反映了戈德温的政治哲学观点,并奠定了其哲学无政府主义创始人的地位。本书一开始回顾了政治哲学和伦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戈德温反驳了那种认为道德和政治现象只是思潮、民族特点或奢侈品作用的观点。他认为政府类型对人们的经历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是一本讲述如何建设发展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书籍,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其目的并不是要去建立一个实体,而是建立更加紧密的伙伴关系,是普通伙伴关系的升华,体现出成员之间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包括空间认同、价值观认同,以及对区域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未来挑战的认同。
本书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背景、内容和启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如何在推动世界经济合作中实现共赢?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答案。
本书集中阐释了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机理,系统研究了供给侧改革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要求,深入厘清了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主要障碍,还借鉴了靠前外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从法制、体制和机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做法和政策。
本书系统介绍“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主要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中国促进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突破方向以及多层次战略问题进行探讨。
“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构成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重要战略,本专著重点研究这三大战略的内在联系和互促关系,就这一内容而言,本专著为三大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国内一般把自由贸易协定FTA和自由贸易区FTZ,两个概念都称为自由贸易区,但两者的概念完全不同。本书所讲的自由贸易区其实是FTA的概念,即两国或多国通过签订协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协议可以享受比其他非协议国家享受不同的政策。这和上海自贸区的概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