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是中国未来城镇化的主要形态,更是房地产投资规模化布局的决胜战场。本书站在中国未来顶尖房企战略布局的高度,带你客观认知中国城市群发展现状和国情,逐一挖掘主要城市群的现状特征、发展因子、演化趋势、竞争关系等核心价值;并尝试对城市人口变化、房地产市场变化、城市发展变化和城市群内部演化进行逻辑梳理;以多因子二维综合评价体系对城市群及所属城市进行评价定位,构建实战型九宫格房地产投资分析模型进行投资模拟评价推演;最终通过读数据、解逻辑、筛指标,以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结合具体城市投资实践给出实证策略分析建议。本书力求从城市群的视角解读城市投资价值,构建投资策略模型,发现价值洼地,规避投资陷阱,助力房企和投资机构最优化配置资源,洞悉先机超前战略布局,提前锁定下一轮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红利。
股票是千万人参与的一场知识、意志、技巧的投资搏舞,这就注定了炒股绝非一件简单容易的事。对于在知识、信息、设备和资金都处于劣势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钻研股市理论和行情,所以有不少股民是在对股票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入市的,这使他们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书把股市知识、入市心态、实战技巧、股市理论,以及炒股高手的真实情况告诉投资者,让股民朋友们充分认识股票的高风险性,在认真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再参与股票投资。
理财是一种人生态度,想要60岁以后衣食无忧,从现在做起。理财专家给你指导,告诉你适合中国女性的理财方法,只要掌握正确的理财生活,现在以及未来优雅富足的生活就在眼前。
从一名不文到名扬天下,巴菲特凭借着超人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向世界展现了他作为一个投资大师的无限风采。他的智慧使他在风云突变的股票市场里总是显得那么游刃有余、成竹在胸;他的胆识使他总是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良机。当大多人都被那瞬息万变的市场弄得焦头烂额时,巴菲特总是显得气定神闲、泰然自若;当大多数人都为错失良机而后悔万分时,巴菲特却早已赚得盆满钵满而鸣金收兵了。
仅仅一个多月的调整,许多投资者就从极度乐观变成了极度悲观,担心牛市是否结束,还有没有更大的风险在后面?如果以天计算,市场从来都是忽而牛、忽而熊。如果从长期角度看,这些牛熊只是波动本身,真正的牛是国家的发展红利。简单看一下指数,沪指在1991年7月15日发布,基数点为100点,30年来累计涨幅30多倍。这期间虽有2007年的6124点、2015年的5178点高位,但底部依然是逐步抬升的。且其中的优质股票,许多涨幅是过千倍的。即使投资人在6124点的大顶满仓杀入好股票,现在依然赚得盆满钵满。不看空中国,正如巴菲特不看空美国。巴菲特说自己投资成功来自“卵巢彩票”——赶上了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当下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身处“卵巢彩票”之中呢?中国经济的总量、成长性和上升空间,任何一项拿出来,都让海外投资者为之着迷。投资者惟一需要做的就是本着买股票就是买股权的原则,投资好公司。那么监管环境变了、美债利率变了、汇率变了,等等,都与你无关,因为好公司的对手只是自己,而不是外部环境。当前,中概股在美国受到较多困扰,回港股或者回A股市场的公司可能增多,这对中国市场来说是好事。这些股票也是中国新经济龙头公司,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只要好公司被市场进行了折价处理,那就是给投资者创造了以更低的价格布局的机会。当然,投资也是熬出来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公司也不是一天长大的,要在长期螺旋上升的趋势中等待财富兑现。
2021年基金一季报已披露完毕。作为重要机构投资者之一,公募基金一季度的仓位和调仓情况令市场瞩目。仓位方面,正如当前的“结构市”,基金经理们从去年底的“集体高仓位”演化为现在的“两极化”。有些基金经理降低了股票仓位,有些则进一步升高至90%以上的高位区间,有的甚至接近95%的仓位上限。和仓位控制的巨大差异不同,基金经理们在坚守好公司、挖掘行业龙头方面达成了“共识”。相比基金2020年报前十大重仓股,今年一季度仅调整了两只——无论未变的或是调整的,全部都是“大市值的核心资产”“抱团标的”。和之前比,基金的资产配置方向变得更加鲜明。这实际上也是基金日渐增长的规模的内在要求。比如,最近几年是基金发行大年,即便在今年一季度市场震荡行情中,权益类公募基金规模仍在攀升。目前,有20家基金的权益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有两名明星基金经理个人管理规模超千亿元。接受本刊采访的一位公奔私基金经理表示,基金管理的资产越来越大,要求其必须按照权重来配置资产,而且长期配置核心资产,“这是基金投资管理的一个游戏规则”。长期来看,因为公募基金当前持仓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8.29%,可以预计这一比例会继续扩大,进而引导市场风格发生更大的变化。也因此,如果想抄基金的作业,就需要研究哪些基金有“常青”的基因,同时做好长期资产配置的准备。"
当市场还在寻找市场风向的时候,投资大师查理·芒格先生出手了。本周,芒格旗下的Daily Journal向美国SEC提交的13F报告显示,其在一季度大笔买入阿里巴巴。这一举动不仅再次强化了海外投资人对中国消费板块价值的认同,还向投资人传达出市场牛熊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用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因为黑天鹅,阿里巴巴股价从去年10月底至今最大跌幅近30%。在芒格建仓的一季度,阿里巴巴微跌,目前股价和一季度低点持平。也就是说,芒格在阿里巴巴的持仓,当前大概率处于浮亏状态,但这不重要。众所周知,作为价值投资泰斗,芒格一贯用时间丈量企业价值,并在价值兑现中收获财富。目前,Daily Journal重仓的三只银行股,持有期限均超过7年;而好市多更是被芒格持有了20年以上。由此,过去的4个月,仅仅是芒格对阿里巴巴持仓的开始。芒格这次出手,既是投资方法的展示,更是其理念的又一次践行。他告诉人们:股票不需多,但要好;持有没有固定期限,只要公司没有变质就安心持有。伴随A股市场生态巨变,齐涨齐跌的历史已成过去,结构牛将是主旋律。在结构牛中,只有优质公司能够在时间的长河中创造复利奇迹。通过价值投资,做好公司的股东,让最优秀的人帮你去实现财富的增长,这是普通投资者实现财富增值的“捷径”之一。正如芒格那样,无视短期波动“噪音”,只关心公司成色。
对于“投注”中国海内外上市公司逾400亿关元的万亿资管巨头普徕仕来说,当前的中国科技龙头“估值具有吸引力”。普徕仕旗下段票区域投资组合经理刘璐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的规模和速度远好于关国,中国科技公司存在“娃跳式”投资机会。
管理规模超过600亿元的兴证全球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谢治字接受《红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我们现在或正经历财富从储蓄持续转移至资本市场的时代。随着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不断增加,被动投资核心资产的比例会逐步提高。他现在的投资方法是“好公司的性价比”。
与外界的一些偏见多少有点不同,基于地域、文化、性质,以及资源禀赋的不同,不同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实际是多元的,在不同银行间呈现出规模、效率、盈利能力乃至经营风格的细微但是多姿多彩的差异,恰好是这种差异决定了不同商业银行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红周刊》通过精心构建的财务模型对于A股38家商业银行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反映不同商业银行在特定环境下的竞争优势,以及行业地位变迁。
本书借助于独创的两大特色,能帮助价值投资者快速上手并取得效益:①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高投资效率;② 通过系统性的方法策略提高投资收益。通过本书,投资者可以学到:① 价值投资的思想框架=好行业+好企业+好价格+好时机+好配置;② 价值投资的实操方法=行业分析+企业分析+财务分析+估值分析;③ 价值投资的选股策略=财务选股+龙头选股+产业选股;④ 价值投资的思维窍门=风险控制+投资心态+投资窍门。本书还提供多种方法,让新手可以快速从几千只股票中选出高品质的投资对象,对股票进行多维度的质量评估、价值评估,通过长周期波动规律来发现技术买点。
随着2020年年报的陆续披露,“业绩牛”和“业绩杀”的情形交错上演,顺丰控股、中国中免、万华化学等知名龙头在最近两周就遭遇了股价闪崩,理由就是业绩不及预期或业绩大幅亏损。因年初以来白马股普遍经历了大幅下挫,调整中上车的投资者,不少会有“抄底抄在半山腰”的感觉。其实是否“抄错”,短期很难判断。如果投资人是长期持有,大多数白马股会用业绩消化估值的形式,让“短期的错”变为长期的超额收益。伯克希尔·哈撒韦在57年前主营纺织产品时,7美元/股,但经过巴菲特先生的改造,股价一路上涨至今天的40万美元/股。当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能复制伯克希尔,白马股的阵营也会吐故纳新,投资者需要找到有长青基因的企业,再与之相伴长久。因此,财报季的“业绩牛”与“业绩杀”不该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这只是给上市公司做定期“体检”的一种方式。如果公司基本面没有变化、依然符合预期就继续保留。尤其对那些优质资产来说,”业绩杀“带来的”闪崩“,是市场在创造稀缺优质资产的买入机会。就像贵州茅台,去年也曾闪崩,但资金很快把股价给填平。当时选择“离场避险”的投资人是否后悔了呢?当然,如果因为”业绩杀“检查出公司的重大质量问题,放弃便是最好的选择了。
带着春天的气息,牛年迎面走来。投资人喜欢“牛”,牛寓意着朴实善良、春意盎然和满满的希望。放在市场,牛代表着财富和成功。牛年牛市,牛年开启大时代。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前提下,疫情冲击不但未撼动中国的内生性发展优势,还夯实了中国的“世界工厂地位”。这些都推动着资本市场大时代继续向前,而且在持续改革与开放的洗礼下,资本市场稳步迈向成熟。在这样的大时代下,海内外投资人更是对牛年的中国股市充满信心。本周,海内外投资精英在通过《红周刊》向我们的读者和所有投资人送上了新年祝福之际,还给出了新年投资建议,其中“看多中国”“加仓中国资产”“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前景”成为新春寄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此时,只有抓住中国核心资产,才不会辜负这个大时代。当然,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只看牛年这一年的市场根本不是他们的“风格”,因为好的投资都是能贯穿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红周刊》作为国内最早举起价值投资大旗的证券媒体,始终倡导投资者们应像垦荒牛一样,永怀希望、着眼长远。因为惟有价值投资,才能让知识和财富的雪球越滚越大。尤其是在经历了新冠疫情之后,财富并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健康、家庭、亲情、友情才更有价值。最后,祝愿《红周刊》的读者们,在牛年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投资顺利!
“开工红包”从天而降——A股牛年开市全线上涨。相比年前的抱团股涨了又涨,开年的市场表现为顺周期股纷纷躁动和“抱团股”的回调。顺周期板块之所以成了牛年开市的先锋,主要源自通胀和经济复苏预期的增强、春节期间海外主要经济体“大放水”、大宗商品价格走强等因素。当前这些反弹中的有着抗通胀、涨价概念的股票,如果再有业绩和低估值做支撑,会受到资金的进一步追捧。在顺周期板块起舞之际,机构抱团股却出现集体下跌,“抱团股瓦解”之声再次变得高亢。实际上,机构抱团股春节前涨幅较大,节后回调当属正常现象,所谓的“瓦解”风险却看不到。尤其是在机构对于好公司达成高度共识后,“抱团瓦解”就需要更多推动因素。在机构看来,抱团标的远景依然不差。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景气回升阶段,市场和利润都在向行业龙头公司转移。也因此,这些公司有着更强的赚钱能力,“2020年《红周刊》富豪榜”的上榜人物,就是这些优秀公司的掌舵人。未来,新兴行业一定会涌现出新的龙头,可这并不影响已经跑出来的龙头行稳致远。当新老龙头共舞,将会酝酿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总之,做好公司的长期股东才是“牛市”中该有的正确姿势。
3大学习工具╳4个学习步骤教你彻底掌握成人学习法则,将学习转换为金钱,为你创造真正有含金量的职业价值。本书作者清水久三子曾是IBM前首席咨询顾问,长年从事咨询顾问人才的培育与强化等工作,被誉为“培育专家的专家”。她认为在当今社会“学习”对商务人士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进入职场后的学习方法更是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乃至人生。成年人的学习应该具备金钱意识,提升学习的性价比。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信息地图、学习路径图、学习日志这3种工具,告诉你如何迅速掌握新领域的概况,合理规划学习内容和学习计划,终结低等勤奋。并且指导你如何突破学习的4个阶段,让你的学习发生质的突变,成功进阶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做到通过学习赚钱。更有大量作者提出的成人学习法的精华,确保你在学习的路上畅通无阻。
为什么要反垄断?大企业习惯要稳定,不要创新;要有可预见性,不要改革实验。商业史上,汽油以及汽车业的快速兴起,与一个知名的反垄断案件相关。
套装包含《资产减值潮暗涌》、《2019红周刊富豪榜》、《海内外精英共话投资(职业投资人之选)》、《疫情开启牛市周期(职业投资人之选)》、《公募基金求变》、《银行股的新征途》、《科技股甄选》、《地产蓝筹转身》、《A股比较优势提升》、《见证——全球股灾下投资者纪实》、《见证Ⅱ——全球股灾下投资者纪实》、《见证Ⅲ——全球股灾下投资者纪实》、《我们未因疫情改变满仓策略》、《我们为什么谨慎投资》、《对话美国著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最差一季报重塑A股估值体系》、《中概股的AB面 》、《关联交易的“易容术”》、《“花瓶”独董画像》、《A股“失血”综合症》、《新兴市场分化显著 中国资产相对受益》、《京城商圈复工调查》、《注册制下创业板IPO公司依然失色》、《把最大仓位留在中国》、《下半年“守”与“变” 》、《金融地产股开启蓝筹盛宴》、《当下中国市场有很多巨大的机会在等着我们》、《券商股引领牛市》、《对话董明珠》、《“双循环”下的投资逻辑》、《科技股内循环提速》、《抱团资金生变》、《牛市中报寻金》、《百亿基金大扩容下的投资变局》、《外资眼中的A股新机遇》、《寻找四季度确定性方向》、《2020《红周刊》上市银行竞争力排行榜》、《非银金融“价值考”》、《周期、成长龙头,共筑牛市根基》、《顺周期股红利》、《资本市场开启蚂蚁时代》、《新兴市场“十年之约”》、《投资收益“罪与罚”》、《“中国制造”正改变世界》、《顺周期点燃“跨年行情”》、《商业银行迎来“补血”潮》、《外资押注A股2021:中国资产充满吸引力》、《爆款基金2021剑指何方》、《做多中国 分享牛市盛宴》49册。
202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走进2021年,世界依然充满风险,也拥有希望。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报推出21世纪经济报道20周年暨2020—2021年终特别策划《于变局中开新局》,探寻中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趋势方向。
《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0)》是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金融研究院推出的年度重磅研究报告,在每年举行的“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推出,迄今已有十五年历史。报告包括银行趋势篇、保险趋势篇、银行排名篇等。银行趋势篇每年观察银行业发展的最前沿趋势变化,以一线业内人士的视角探讨这些趋势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银行排名篇推出《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研究报告》,严谨的延续一贯的指标体系选取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参与排名的银行,这项排名研究也已经持续了15年,在银行业内有着非凡的影响力。
进入2021年,IPO审核标准得到进一步强化。本周五,证监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试点注册制背景下,开展现场检查仍然是必要的,这是IPO全链条监管的一个重要举措。据悉,阵势强大、频率增加的现场检查让一些IPO公司十分紧张,在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的公司中不乏“畏惧”现场检查的公司,其心态是:与其上市被否甚至被处罚,还不如先行撤回申请等待“卷土重来”的机会。注册制和A股市场“新股不败”的神话无比诱人,但这个市场显然不是为质地差的公司准备的。监管层严把“入口”,择优汰劣,实际对整个市场都会起到“正循环”作用。不过,这些审核仍需加强透明化和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让全市场注册制稳稳推进,让所有参与方都敬畏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