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家王愿坚的经典作品集,收录了作者描写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和老革命根据地人民的斗争生活的一系列作品,其中《党费》是他的经典名作。作品构思巧妙、主题鲜明、富有故事性,善于抓住典型细节,捕捉人物性格中闪光的东西来表现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写得真切感人。在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红军战士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祖国的解放和民族的自由英勇奋斗,他们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歌颂了他们在艰苦的年月里仍然保持的乐观向上、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诗集《天山牧歌》作为新中国描写少数民族地区劳动人民的赞歌,不仅在边疆风景、民风民俗、诗歌语言等方面优美清扬,在主题方面也独领风骚。《天山牧歌》选辑了诗人从1951年至1955年的主要诗作。有四个组诗,九首牧歌和一首叙事诗。最出名的是《吐鲁番情歌》和《果子沟山谣》两组爱情诗。反映了新疆哈萨克、维吾尔、蒙古等民族解放后的生活新貌,表现了兄弟民族青年男女对祖国的忠诚、投入创造新生活的热望、纯洁坚贞与劳动紧密结合的爱情。诗作柔和、轻快,大都以对生活画面的描述来抒发热烈的情感,是一部当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反映兄弟民族现实生活的优秀诗作。
《雷锋日记》汇集了雷锋二十二年人生历程中所写下的文字,包括日记、诗歌、小说、讲话、书信、散文等,全面、真实地展现了一个鲜活可爱的雷锋。读者能够通过此书了解雷锋的人生经历,汲取朴素的雷锋精神。本书史料考究,内容翔实,文中许多珍贵资料来自于中国雷锋研究会、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地,是专门为读者精心挑选收录的。
本书是石评梅的作品选集。《匹马嘶风录》是表现“革命加恋爱”题材的小说。它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在革命与爱情的抉择上选择了革命,离开心爱恋人的故事,同时揭示了女主人公何雪樵微妙复杂的心灵世界。收到牺牲在“断头台畔”爱人的死信,首先使何雪樵痛绝如“匹马嘶风”,在情感世界的狂奔中竟将手枪对准自己的脑门,革命的残酷考验于她,是蓦然清醒后独自在四无人烟的深夜荒野痛哭,以后便永不再流泪。小说非常诗性化地表达革命信念与生命激情之张扬,把一个女性之于革命的成长故事写到极致之情里,在同类题材中颇具特色。
《风雨桐江》描写的是一九三五年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后,东南沿海地区侨乡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敌人展开惊心动魄斗争的故事。小说规模宏大,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塑造了几十个有血有肉并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堪称“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文学作品”。小说描写了南方城市与农村的广阔生活图景,并在此基础上,花开两枝,城市斗争与农村斗争双线并进,既有中央军、地方反动武装、乡团土匪的互相利用残杀,又有人民笑对刀从,一心向党;既有正义真理、忠贞善良,又有苦难血污,真实呈现出当时闽南人民可歌可泣的斗争风云。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主要集合了左翼作家叶紫的多篇小说及两篇散文,集中反映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洞庭湖畔农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境况及农民内心涌动的斗争思潮。作者用开阔的视野、细腻的笔触、错综复杂的叙事线索、有条不紊的缜密逻辑,为读者精心构造了一篇篇佳作,再现了曾经在天灾人祸摧残下洞庭湖农村的社会面影,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内涵,接承了较强的人道主义精神。此外,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亦可体察到叶紫的文艺见解是富于革命性和战斗性的,且富有乡土化的艺术特色。
本书是熊佛西创作的戏剧选集,收录了《上海滩的春天》《一片爱国心》等剧本。《上海滩的春天》讲述了民族资本家王子明,在解放前夕犹豫是否要离开上海,赴台或赴港,最终在对上海和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的不舍,以及子女的劝说下留在了上海;解放后他在政府扶持下,克服困难、发展生产使工厂获得了新生,但仍对社会主义改造有顾虑、有抵触,后通过儿子参军和“五反”运动受到教育,主动申请公私合营,投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觉醒故事。
本书是周洁夫的经典长篇小说,描写了东北人民解放军在参加了解放东北、华北的战斗后向华南进军的战斗历程,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浴血奋战,先后多次打退了敌人的大规模进犯,取得了解放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伟大胜利,为实现全国解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者以恢宏的笔触再现了解放战争中光辉灿烂的一页,展现了人民解放军不屈不挠和舍生忘死的民族精神。书中塑造的丁力胜、叶逢春、夏午阳、沈光禄等革命战士,形象生动,他们身上闪耀的革命精神始终熠熠生辉,激发现代人的爱国热情。
本书讲述了《辛丑条约》签订前后四川一隅发生的故事。作者通过一连串的故事,呈现了一幅生动形象的天回镇“市民阶层”的群体画像,与此同时,通过罗歪嘴、顾天成二人争夺蔡大嫂,最后顾胜罗败,实即反映殖民势力击败封建势力。小说以此为主线,对当时地方的民俗风情、市民阶层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充分展现了一潭死水似的现实黑暗面;欧美物质文明侵入后,当地两股势力的相互激荡和消长,在“死水”上激起“微澜”,点染出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清政府对外屈辱投降的历史气氛。
本书是现代作家王统照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是现实主义新发展的标志性著作。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后期军阀统治下的北方农村为背景,讲述了自耕农奚大有带领一家人背井离乡到城市谋生,苦苦挣扎而无法改变现状的故事。作品围绕奚大有及其亲友不同的人物命运进行展开,刻画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与斗争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一幅凄厉阴郁与愤怒悲壮交融的农村经济社会图景,营造了一种山雨欲来的气氛,暗示着风雨飘摇的情势下,思潮涌动的农民必将奋起抗争,农村必将爆发革命。
九五三年十月,老舍随同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到朝鲜。《无名高地有了名》描写的是抗美援朝时期“老秃山”战斗的过程,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伟大的祖国军人保卫祖国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战斗的光辉历程。通过对这场战斗的描写,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艰难困苦和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以及热爱和平、拥护正义的崇高风尚,同时也歌颂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深厚感情。
本书以厦联社的活动为线索,以厦门大劫狱为终结,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国革命形势,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政治风貌,成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20世纪30年代的海岛小城厦门,一群热血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组成了“厦联社”,开展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宣传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何剑平、吴坚等先后被捕入狱。为了营救狱中的同志,李悦和丁秀苇领导的党团员在好汉吴七以及打入敌人内部的国民党管狱长老姚等人的帮助下,里应外合,举行暴动,一举攻破了敌人的监狱,与大部队胜利会师。小说塑造了李悦、何剑平、丁秀苇、吴七等一群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在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中,共产党员、矿工张进德和出身地主家庭的革命知识分子李杰相继回到故乡,他们把新思想带给农民,在农村撒下反抗的火种,在沉睡的田野上掀起了一股革命风暴。作品以大革命前后农村社会尖锐剧烈的阶级斗争为背景,首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热情地表现农民的觉醒、再现了农民革命运动的过程,并预示着革命风暴之后的胜利前景。作家站在时代的至高点上,以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中国革命事实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必须走井冈山道路!
《诗经的世界》为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代表作。《诗经》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在《论语》《孟子》中被视为经书,虽然过早地被视为经典对于古代歌谣的后世传承而言可谓幸事,但诗篇的解释也因此被儒教性的诠释所改变,失去了其古代歌谣的本来面貌。本书旨在揭示《诗经》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理解这种古代文学,还原古人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本书从山川、恋爱、社会与生活、贵族社会盛衰几个方面,引介分析众多《诗经》名篇,并与日本文学经典《万叶集》的类似作品比对研究。观点独特深刻,极具启发意义。
本书为日本文字学家、汉学家白川静(1910—2006)代表作《中国古代文学》的第一部。在本书中,作者将中国文学的原点之作——《诗经》与《楚辞》的写作和表现手法,与日本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进行比较研究。作者认为,《诗经》与《楚辞》诞生的时代,正是古代共同体崩解、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代,亦是民众命运剧烈变化的时代。本书观点新颖深刻,视野包罗万象,读来饶有启发。《中国古代文学》是白川静研究中国上古至南北朝时期文学的普及性著作。其书被日本中央公论新社收入文库丛书,是面向一般读者而不做艰深学术分析的著作。原书承接白川静性质类似的著作《中国神话》,共分《从神话到楚辞》《从〈史记〉到陶渊明》两册;我们此次引介,亦分两册献给华语读者。
季羡林先生是名学者、国学大师、同时它还是名的散文大家。他襟怀坦荡、学贯中西,读他的散文是一种享受,开怀释卷,典雅清丽的文字拂面而来,纯朴而不乏味,情浓而不矫作,庄重而不板滞,典雅而不雕琢。无论记人、状物或摹事,笔下流淌的是炙热的人文情怀,充满着趣味和韵味。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可以窥见国学大师的生活态度,耄耋老人的人生感悟、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缘分与命运、做人与处世、容忍、成功、知足、朋友、毁誉、压力、长寿之道、伦理道德等方面。是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本书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亦可谓是“中华文化百科全书”。作者用浅显流畅的语言,首先对国学作了概述,进而分章节对语言文字、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术及其代表性的人物、派别和学术观点予以介绍,并作了评述。阅读本书,可以为读者搭建一个系统的完备的国学知识体系框架,并从此爱上国学。
本书为中国当代作家赵丽宏的散文选集,属于“名家散文典藏”系列之一。赵丽宏的散文曾多次被收入中小学课本,他以一个诗人充沛的情感和激情进行诗歌和散文创作。赵丽宏散文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作者尤其善于发现生活中温馨和感人的侧面,把心中的爱融入对生活的感悟中,他的散文充满着美的精神,对于青少年尤其具有感染力量,对成人读者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通往印度次大陆》收录的文字都是黑塞在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旅行时的见闻与感悟。这一系列随笔加上后面的旅行日记基本按照时间的线性顺序排列,期间有诗夹杂,基本勾勒出了一个黑塞眼中的东方世界。他既描写了所到之处的自然风光,也了十分细致地刻画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书中充满了对于东方世界的好奇与惊叹。黑塞敬畏于原始雨林的苍莽,也对苦力在林中劳动的画面而感到震撼;他既称赞了东南亚的华人、印度尼西亚人、马来人没有染上西方的现代病,也对被西方人殖民之后,他们对欧洲殖民者拙劣而盲目的模仿心生鄙夷。热气腾腾的东南亚大陆,鱼龙混杂的殖民地生活,黑塞从东方汲取的对于自然、朴素之物的追求以及德国文学中深刻的哲思掺杂到了一起,使得这些随笔呈现出一种开放却并不和谐的样貌,而这也与黑塞小说中,现代社会的人时刻处于一种分裂状态的主题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