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销榜

订阅榜

百部红色经典:小城春秋

百部红色经典:小城春秋

作者:
高云览
         
¥15.99

本书以厦联社的活动为线索,以厦门大劫狱为终结,真实地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中国革命形势,和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政治风貌,成功地刻画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20世纪30年代的海岛小城厦门,一群热血青年在党的领导下组成了“厦联社”,开展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宣传斗争。由于叛徒的出卖,何剑平、吴坚等先后被捕入狱。为了营救狱中的同志,李悦和丁秀苇领导的党团员在好汉吴七以及打入敌人内部的国民党管狱长老姚等人的帮助下,里应外合,举行暴动,一举攻破了敌人的监狱,与大部队胜利会师。小说塑造了李悦、何剑平、丁秀苇、吴七等一群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爱国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

百部红色经典:咆哮了的土地

百部红色经典:咆哮了的土地

作者:
蒋光慈
         
¥15.99

在大革命的疾风暴雨中,共产党员、矿工张进德和出身地主家庭的革命知识分子李杰相继回到故乡,他们把新思想带给农民,在农村撒下反抗的火种,在沉睡的田野上掀起了一股革命风暴。作品以大革命前后农村社会尖锐剧烈的阶级斗争为背景,首次以长篇小说的形式热情地表现农民的觉醒、再现了农民革命运动的过程,并预示着革命风暴之后的胜利前景。作家站在时代的至高点上,以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出路问题:中国革命事实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革命必须走井冈山道路!

老舍散文:可喜的寂寞

老舍散文:可喜的寂寞

作者:
老舍
         
¥2.99

本书为老舍先生的散文选集,属于“名家散文典藏”系列之一,共250千字。本选集对老舍先生的部分优秀散文作品进行了筛选和整理,并根据其内容与风格特点进行了相应的分类。第一辑以记述作者早年生活与游历的作品为主;第二辑中多是一些小品与时评;第三辑由一些描写家庭生活的作品构成;第四辑中的作品主要是作者对文学创作的一些看法。

背影(现代名家画本系列)

背影(现代名家画本系列)

作者:
朱自清
         
¥2.99

《背影》是中国现代名家朱自清的第一本散文集,最初的版本1928年10月由开明书店出版。本书第一辑收入的即1928年版《背影》的篇目,“集外经典”则收入朱自清的其他代表作,如《春》《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其中一篇为《绿》)……这些篇目广为流传,不少被收入各地中小学语文课本。朱自清在语言运用上颇下功夫,朴实中见其生动,再加上对中国古典诗词十分熟悉,常常信手拈来,成为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富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堪称“白话美术文的典范”。

涂鸦与圣像:异托邦城市简史

涂鸦与圣像:异托邦城市简史

作者:
韩博
         
¥14.99

《涂鸦与圣像:异托邦城市简史》是诗人韩博历时十五年行旅西方各国凝聚而成的旅行随笔。丹麦哥本哈根、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法国阿维尼翁与巴黎、美国旧金山、塞尔维亚诺维萨德,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圣特尔莫——行走于城市之间,韩博以涂鸦艺术为窗口,以东方人的视角,以诗人十五年的生命体验,解读西方世界的正统缝隙中的差异性存在。现代社会罗网中的城中飞地克里斯蒂安尼亚,“世界主义”视野的卡姆登市场,我行我素的圣特尔莫……不同的文化土壤生长出多样而生动的涂鸦艺术,涂鸦的解构正是城市文化的写照,真正的异托邦存在于城市中孤独的、非理性的、活生生的“存在”。在未知的旅途中,邂逅一位又一位自由之人,他们本身,即是异托邦城市简史。

机村史诗3:达瑟与达戈

机村史诗3:达瑟与达戈

作者:
阿来
         
¥29.80

《达瑟与达戈》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机村史诗》(六部曲) 中的第三部,包括小说《达瑟与达戈》、《事物笔记: 水电站》和《人物素描:马车夫》,并收录阿来在荣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时的受奖词,以及阿来为这套长篇小说系列的最新出版专门撰写的后记《一部村落史,几句题外话》。《达瑟与达戈》主要讲了两个年轻人的故事,一个是1967年之后,在城里读书的达瑟用马车载着一车学校图书馆丢弃的书籍回到机村,便在树上的书屋里待着看书;另一个是军人达戈,为了心爱的机村女子色嫫放弃了成为军官的机会,返回机村成为了一个猎人。从这两种不同的性格中映射出复杂丰富的人性特质。

机村史诗4:荒芜

机村史诗4:荒芜

作者:
阿来
         
¥28.30

《荒芜》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机村史诗》(六部曲)中的第四部,包括小说《荒芜》、《事物笔记:脱粒机》和《人物素描:自愿被拐卖的卓玛》,并收录阿来在荣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时的受奖词,以及阿来为这套长篇小说系列的最新出版专门撰写的后记《一部村落史,几句题外话》。《机村史诗》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花费心血更多、也更喜欢的一部长篇巨著,小说用花瓣式架构编织了一部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由六部相对独立又彼此衔联的小长篇、六则关于新事物的故事和六则描写与新社会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人物的故事组成。恢弘的时代背景,细微的人物与事件,共同构建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

机村史诗6:空山

机村史诗6:空山

作者:
阿来
         
¥29.80

《机村史诗6:空山》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机村史诗》(六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包括小说《空山》、《事物笔记:喇叭》和《人物素描:番茄江村》,并收录阿来在荣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时的受奖词,以及阿来为这套长篇小说系列的最新出版专门撰写的后记《一部村落史,几句题外话》。《机村史诗6:空山》写的是随着博物馆、酒吧、旅游业等现代事物的渗透,机村面临着传统价值体系崩溃的危险。时代变迁下,有人离开村庄,有人回到故乡,机村终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空山”。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机村史诗5:轻雷

机村史诗5:轻雷

作者:
阿来
         
¥29.80

《轻雷》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机村史诗》(六部曲)中的第五部,包括小说《轻雷》《事物笔记:电话》和《人物素描:丹巴喇嘛》,并收录阿来在荣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时的受奖词,以及阿来为这套长篇小说六部曲最新出版而专门撰写的后记《一部村落史,几句题外话》。《轻雷》讲述了木材市场放开后,很多人靠倒卖木材而一夜暴富,机村青年拉加泽里放弃学业与爱情,也开始伐木倒卖木材。眼看着要走上致富道路,拉加泽里却因为失手杀人而身陷囹圄,在金钱漩涡里迷失的,并不仅仅是拉加泽里……《机村史诗》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花费心血更多、也更喜欢的一部长篇巨著,小说用花瓣式架构编织了一部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由六部相对独立又彼此衔联的小长篇、六则关于新事物的故事和六则描写与新社会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人物的故事组成。恢弘的时代背景,细微的人物与事件,共同构建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

机村史诗1:随风飘散

机村史诗1:随风飘散

作者:
阿来
         
¥27.60

《随风飘散》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机村史诗》(六部曲)中的第一部,包括小说《随风飘散》、《事物笔记:马车》和《人物素描:瘸子,或天神的法则》,并收录阿来在荣获“第七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时的受奖词,以及阿来为这套长篇小说系列的最新出版专门撰写的后记《一部村落史,几句题外话》。《随风飘散》围绕兔子受伤而死前后,私生子格拉的处境、机村人心的变化,表现出淳朴、传统的机村随着旧制度瓦解,很多宝贵的东西如何一步步“随风飘散”。《机村史诗》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花费心血更多、也更喜欢的一部长篇巨著,小说用花瓣式架构编织了一部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由六部相对独立又彼此衔联的小长篇、六则关于新事物的故事和六则描写与新社会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人物的故事组成。恢弘的时代背景,细微的人物与事件,共同构建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

机村史诗2:天火

机村史诗2:天火

作者:
阿来
         
¥29.80

《天火》是 “机村史诗”(六部曲)的第二部,是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阿来书写藏族山村的长篇小说。《机村史诗》是用花瓣式架构编织的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由六部相对独立又彼此衔联的小长篇、六则关于新事物的故事和六则描写与新社会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人物的故事组成。恢弘的时代背景,细微的人物与事件,共同构建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在小说《天火》中,一场毁灭一切的森林大火,在机村燃烧了整整一十三天。领头放火烧荒的巫师多吉被抓走,神湖色嫫措消失,传说中守护机村的金野鸭也飞走了。时代的变迁颠覆着机村人关于自然和神灵的信仰,也摧毁了机村世代坚守的传统。

机村史诗六部曲

机村史诗六部曲

作者:
阿来
         
¥175.00

《机村史诗六部曲》是阿来继《尘埃落定》之后花费心血更多、也更喜欢的一部长篇巨著,小说用花瓣式架构编织了一部关于一座藏族村庄的当代编年史,由六部相对独立又彼此衔联的小长篇、六则关于新事物的故事和六则描写与新社会相适应或不相适应的人物的故事组成。恢弘的时代背景,细微的人物与事件,共同构建了一幅立体式的藏族乡村图景。

小鸟

小鸟

作者:
【日】小川洋子,戴华晶
         
¥15.90

这是一个外号“小鸟叔叔”的男人孤独而又充实的漫长一生。小鸟叔叔是个非常普通的老人,要说他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是对小鸟的无比热爱了。他为小鸟生,小鸟陪他走到最后,他的一生都与小鸟有关。在世界的一隅,耗其一生倾听小鸟的兄弟。他们住在习惯垒砌的城堡,谨小慎微,带着不打扰他人的良善和美好,却屡屡被施以恶意。他们是超越现实的存在,是某座未载入地图的小岛上腼腆而善良的居民,以最稚纯细微的手足深情抵御人类无尽无止的孤独。他们的相依为命和独特的精神世界,让人感慨,颇有是枝裕和式的美感。细腻克制,于细微处见温情;平实质朴,在清冷中动人心。小川洋子用她独特的风格书写永恒和温情,邀你带上棒棒糖,一起登上小鸟兄弟的岛屿。

八部半

八部半

作者:
黄昱宁
         
¥24.99

《八部半》是著名翻译家、出版人黄昱宁的第一部个人小说集,收录了八篇虚构作品《呼叫转移》《三岔口》《水》《你或植物》《幸福触手可及》《水星很忙》《千里走单骑》《文学病人》和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八部半”这个书名,既代表了本书收录的作品数量,也暗合著名导演费里尼的同题名作。电影《八部半》把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现状和心理困境打碎,重组成影像奇观,而这也是小说集《八部半》追求的目标。本书所收录的八篇小说中,六篇是现实题材,两篇是带有科幻意味的现代寓言;而它们真正的主题,都指向人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并带有对人类未来的思索。最后一篇非虚构作品《海外关系》,以小说家的视角和叙述方式,追溯了作者亲历的一段亲人从海外归来的往事;同时,又根据历史材料虚构了亲人漂泊海外的坎坷经历,力求以家族故事来折射上海乃至中国近百年历史的大开大合。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作者:
老舍
         
¥5.99

《骆驼祥子》是老舍全部创作中的一座高峰,是描写城市贫民命运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刻画了一个典型的北京底层市民——祥子的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北京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祥子是一个年轻力壮、吃苦耐劳的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他的全部理想是自己买一辆拉人的黄包车,做个“独立”“自由”的车夫,而三起三落的的买车挫折,却破灭了他的人生理想,使他陷入绝望。祥子成了一个自私、无赖、病弱的行尸走肉。作者通过主人公祥子“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的命运三部曲展开情节。整部《骆驼祥子》就是祥子从自强向上进而沦为自甘堕落的悲剧史。《骆驼祥子》是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推荐阅读书目,具有广泛的市场影响。本书加入由浙江名师撰写的阅读指导方案和唯美的插图。

呐喊

呐喊

作者:
鲁迅
         
¥5.99

《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本书收录鲁迅从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这十四篇小说各有其复杂性,但内容、主题可大致概括如下:《狂人日记》批判了传统生活的虚伪和残忍,可视为鲁迅小说之总纲。《药》《故乡》《阿 Q正传》等既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的社会风貌,又探讨了国民性问题。在《孔乙己》《端午节》等小说中,作者暴露了新旧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但《呐喊》中也并非全是描摹病态的沉重之作。如《社戏》表现出了农民善良淳朴的品质,《兔和猫》《鸭的喜剧》则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爱和生命的思考,整体格调也显得明朗。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朝花夕拾

名著阅读力养成丛书:朝花夕拾

作者:
鲁迅
         
¥5.99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收入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代表性作品,文笔深沉隽永,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书中不仅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将作者对人生、对时势的感悟融入回忆中,既有温情与童趣,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洞察,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此外,本书特邀请一线名师精心编写阅读理解养成指导方案,结合教材要求精心制定阅读专题,规划形式丰富多样的测评任务,并附以精彩的旁文批注等,全方位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午不食

过午不食

作者:
骆平
         
¥9.99

《过午不食》由《譬如朝露》《漫长的告别》《狻猊》《过午不食》四个中短篇小说构成。作者将笔尖聚焦于高校众生相,以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描摹了高校知识分子的中年危机、在校大学生结婚现状、高龄二胎的冲击、90后辅导员遇见00后大学生等高校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景,反应人性的多样性。

三室两厅

三室两厅

作者:
韩博
         
¥18.99

《三室两厅》是作家韩博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室内布局结构为框架,注入文本内容,是一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呈现的非线性叙述文本。作品分为三室(“虚构室”“非虚构室”“反虚构室”)和两厅(“黑厅”“软厅”)五部分,配以各自特定的时间背景,五个不同的空间区隔为线索。通过虚构、非虚构、戏剧片段、文论式叙述、非虚构的旅行笔记、戏中戏等文本之间的穿插、交叉、糅杂、连缀,呈现时代社会迅速转向之下,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格局。小说以“我”作为观察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视角,串联起胡先生、韩先生、张先生、马先生等几位“先生”的际遇。他们拥有过共同的梦想,到最后分道扬镳,无论是生活,还是对生活理念、文学艺术、伦理关系、时代社会等各方面,都产生了碰撞和冲突。而在小说时间单向的叙事上,《三室两厅》呈现出更复杂多元的关系;在小说时间与空间、虚构与真实、戏内与戏外的叙述关系作出一番大胆的试验,加以对语言本体的探索,使其最终呈现为一部内涵繁复、结构精密、极具挑战性的文学作品。

边缘

边缘

作者:
格非
         
¥17.99

《边缘》(1993)是格非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将先锋小说叙事锤炼得炉火纯青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我”在垂垂老矣之际对整个人生的回望为起点,借助无数重要的人生片段,拼凑出“我”跌宕起伏的经历——隔阂和孤独中的童年生活,残酷荒诞的青年生涯,返乡后卷入社会的滚滚洪流中……熟悉或陌生的身影在“我”的生命旅途中一一浮现,他们的故事将“我”裹挟其中,而“我”像是生活的旁观者,静静注视着他们的到来和离开。小说从不同的人物角度展现了“边缘人”的生活面貌和脆弱的命运。记忆中的42个片段,映照出二十世纪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亦凝聚成一种悬浮于悲欢离合之上的澄澈与淡然。

上一页 1 ... 3 4 5 6 7 ... 12 下一页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3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826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20090191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Hi,,